兒科醫生直言:孩子感冒並不是凍出來的,這才是孩子感冒的真相

2019-09-29     育兒family

兒科醫生直言:孩子感冒並不是凍出來的,這才是孩子感冒的真相

有了孩子以後一家人對孩子的健康問題可以說是相當關注了,兒童的體質嬌弱,對各種病毒的抵抗力也十分的薄弱。

雖說孩子會定期接種疫苗,但是這些疫苗卻不足以抵抗所有的病毒和細菌,所以孩子只要一不留心就會著涼感冒。

許多的家長都會害怕孩子感冒、發燒,所以總害怕給孩子穿的太少了,要是不小心著涼就可能感冒了,於是就開始給孩子加衣服,這麼做的最後結果就是孩子的身體沒有變好,反而變得容易感冒了。

家長還不知道為什麼,兒科大夫和你說孩子感冒的最主要因素可不是穿的太少,也不是孩子凍的,最大的原因其實許多人都不了解。

小周最近就因為孩子的感冒傷透了腦筋,前一段時間感冒剛好,最近感冒大流行寶寶就又感冒了,小周急的坐立難安,工作時也總想著寶寶的病情。

後來小周帶著孩子去醫院諮詢醫生,兒科醫生仔細詢問小周以後發現孩子的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總是給孩子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大夏天也穿著襪子,穿著馬甲,小周夫婦也沒有育兒經驗只能聽父母的。

醫生和她說正是由於這樣的穿衣方式導致寶寶的感冒反覆發作,平時穿減衣物一定要根據天氣來決定,不要以自己的主觀意識給孩子加衣服。

到底如何判斷孩子冷還是熱,這就需要講究技巧了,因為孩子和大人是不一樣的,有時候孩子的手腳摸起來冰涼,父母會有點擔心孩子冷了,尤其是家裡的老人會說寒從腳起,孩子的腳都涼了肯定是冷。

其實這種判斷方法是錯誤的,因為孩子的手腳本身就比大人的體溫要低一些,用手腳溫度來判斷是不準確的,正確方法應該是用手摸孩子的後頸部和後背感受溫度。

如果出汗了摸起來潮潮的就是穿多了,可以適當減少衣物;如果摸起來涼那就是真的冷了,要及時的把衣褲加上,用這種方法判斷的冷熱,孩子就不會因為穿的過多或過少而感冒了。

孩子如果出現感冒的初期症狀比如流水樣鼻涕,咳嗽,一定要及時發現,可以暫時先不要吃藥,給孩子熬些薑湯服下,密切觀察孩子的體溫和狀態。

如果一直沒有好轉或者更加嚴重了,一定要立即到醫院諮詢醫生進行治療。到了這階段一定不能讓孩子硬抗,而不進行治療,畢竟兒童的抵抗力和身體素質都是不如成年人,十分容易出現其他更加嚴重的症狀。

預防還是要比治療輕鬆,所以想讓孩子少感冒發燒,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

1. 正確穿衣

家長要關注每天的天氣變化,以此為依據來決定孩子衣物的增減,合理的穿衣習慣才會讓孩子感到舒適,也不易生病。

2.增強孩子體質,讓孩子動起來

有好的身體就是有好的基礎,所以孩子從小就要多帶他四處玩耍,寶寶小不會走就多趴多爬,會走的就有意識的帶他到處逛逛,每天出去散散步四處看看,不僅增加了孩子的運動量也對孩子的各方面發展很有益處。等到孩子大一點就可以帶他參加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了,打籃球,打羽毛球,踢足球……體質好了,也就沒那麼容易生病了。

3.補充時令水果蔬菜,增強抵抗力

水果蔬菜的好處實在多的讓人不能拒絕,孩子們補充維生素等身體所需的營養它們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吃的時候也要有度,水果不要一次吃的太多對孩子腸胃產生負擔。有一些蔬菜孩子不愛吃,可以做的稍微有點花樣,如果蔬菜做的色香味俱全的話孩子也是不會拒絕吃的。

4.遠離人多雜亂的環境

感冒傳染起來是非常快的,所以預防感冒必須要遠離病原體,尤其是換季和流行感冒爆發的季節,家長儘量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就算去了也要注意不要孩子亂摸公共設施,還可以給孩子帶上口罩,避免病原體的侵染。

5. 家中常常通風,減少細菌滋生

平時家中要經常打開窗戶進行室內外氣體的交換,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尤其當家中有人生病時一定要注意開窗,病人也不要親吻孩子,和孩子說話時最好帶上口罩,以防飛沫傳染。

6. 補充水分

要注意孩子水分的攝入,當身體缺水時病菌也是十分容易乘虛而入的。

孩子的健康時時刻刻牽動著父母的心,感冒又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所以家長們平時一定要提前預防,孩子少受罪,家長也少擔心。

其實父母們都會時時刻刻把心繫在孩子的身上,孩子的一點異常就能讓家長的心立刻懸起來,所以想讓孩子少生病,少感冒那麼平時就應該格外注意孩子的均衡營養並時刻隔離病毒,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

原來孩子經常感冒的真相竟然是這個,家長們都猜到了嗎?那麼你們是如何加強孩子抵抗力預防孩子感冒的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BI7hW0BMH2_cNUgxO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