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樹冬剪造骨架
1.建造開心形骨架。第二年整枝(芽苗栽植)時選擇朝行間延伸的兩個主枝,使之呈倒人字形,基角50°~55°,腰角65°~70°,梢角稍大。丫字形的樹形基角較小,枝條向外延伸,也可叫兩挺身開心形。三個或四個主枝做骨架,冬剪時剪留50~60公分,根據角度選芽方位,角度合理的留側芽,角度較大的留上芽,以抬高角度。角度小的可利用里芽外蹬或雙芽外蹬的辦法來加大主枝角度。此種樹形一般3年即可建造完成。為了使延長枝下垂,最好在沒有擴冠形成前將50公分的先端枝冬季全部疏除,不讓其結果,這樣牢固的骨架才能建成。開張形系列最好腰角適當小些,60°~65°為宜,因為大量結果后角度會自然加大。直立形系列主枝角度可大些,65°~70°為宜,因為其本身枝幹硬,負載量較強。
2.建造主幹形骨架。可在當年生枝的1米處剪截,下部有花芽枝的可留下結果,沒有好的結果枝可全部疏除,利用有小彎曲的第一芽或第二芽做延長枝,在新梢長到55~65公分時摘心,利用副梢向下部反方向留枝,這樣3年就可達到「遠看一根棍,近看有彎曲」的曲線上升狀態。在樹的高度沒達到要求前,每年頂端50公分內不能掛果,才能使主幹挺立,不會造成東倒西歪現象。
為了控制上強下弱,最好在下部2尺處留兩個較大的枝牽制,才能建成牢固的骨架。主幹形密度不同,樹的高度必然不同,它的高度取決於生長季節中午的太陽光照投影,以不影響第二行樹的下部結果枝每天能見到4個小時的光照為準。整個骨架都在邊結果邊整形中完成。
二、大樹冬剪整枝形
1.要勢行合一。要根據樹勢結合樹形進行合理修剪,因為樹勢不同,修剪的度和量也就不同。樹形的變化是圍繞樹勢的變化而變化的。強、弱、中庸健壯三種樹勢,要結合品種和它的豐產性來決定它的留枝量和修剪辦法,特別是弱樹,必須要少留枝或重回縮,才能達到復壯目的。
2.勢形量必須兼顧。樹勢與樹形是優質豐產的基礎,所以,冬季修剪整枝整形一定要根據桃樹的生長勢來決定修剪量,強樹可適當多留結果枝,中庸樹要適當留,弱樹要少留或不留。這就叫以樹定產、以產定樹、以枝留果,使之達到一個合理的指標。要結合產量、口感、顏色,特別是果個大小和收益多少來定留果量,寧要「二五一十」不要「三三得九」。再者,葉果比一定要合理,一般大型果50~60片葉留一個果,小型果30片左右留一個,弱樹留果量更要少,須知多留枝葉才能恢復樹勢,如果留果過多,就會出現花而不實的現象。
桃樹冬剪怎樣識別樹勢強弱?
冬季整形剪枝時對樹勢的強弱識別,是決定修剪輕重的一個重要依據。我們常說:以樹定產,以產定枝,以枝定果,這三句話是較準確的提法。這三句話的意思是,剪前一定要識別這棵樹的強弱,包含主枝(干)和結果枝的強弱,所以,在修剪過程中分別採用疏、堵、截多種方法相兼容的手法,才能達到平衡樹勢、恢復樹勢(枝)、合理留枝,合理留果。
一、旺樹。特強旺樹,徒長枝多,內膛弱枝也不少,造成了枝勢兩級分化。這種情況一般是施氮肥過多造成的,在生長季節,葉片大,停長晚,枝條成熟度差,綠色多。建議加強夏管夏剪,壓強扶弱,提早平衡樹勢,秋梢停長時可一次修剪到位。
二、強旺樹。徒長強旺枝略少,長果枝多,葉片大,前梢端葉色綠黃,冬季結果枝紅綠比4:6,適時適量採取夏管夏剪秋剪冬剪相結合。
三、壯樹。少量強旺枝,長果枝占1/4,中果枝占2/4,短果枝占1/4,枝條壯實,花芽飽滿,生長期中片較大而厚有光澤,冬季紅綠比6:4左右,可正常修剪。
四、弱樹。幾乎沒有徒長枝和強枝,長果枝少,短果枝較多,中庸枝次之,生長季節葉較小薄,沒有光澤。花芽比較瘦,結果枝冬季紅綠比8:2,紅色較淡,主枝(干)過弱可重回縮,結果枝可短截少結果,恢復樹勢。
對於缺素症的黃葉病、小葉病,主幹上流膠病較嚴重的、根腐爛根病,化控過重的應同視為弱樹修剪處理。
因受地理條件品種差異各地表現的紅綠比可能有差異,紅為紅褐色,指斜生或水平結果枝。
開心形桃樹冬剪改形要做到這幾點!
一年一度的整形修剪已經開始,相當部分新手和部分「老把式」因對各類桃樹品種特點不盡了解,採用照葫蘆畫瓢方法進行修剪整形(開心形),形式整出來了,結果後,因為沒有很好的培養骨架,負載量不行而變形,甚至有些桃農,三主枝細角度小,採用拉枝辦法,隨意加大了主枝的角度,因主枝尖削度小,承載量差,結果後使主枝角度下垂,都變成了「淺盤式」樹形(主枝角度變為80°左右),嚴重的變成負角度,使桃樹產量和質量雙降低,嚴重影響桃農經濟收益。從近幾年消費市場來看,已經由傳統的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已大勢所趨,所以,桃農必須產下優質桃果迎合消費者,滿足消費者口味才能占領市場,獲得較高的利益。必須在冬季整形方向下功夫,通過整形改造把淺盤式樹形變成角度合理,負載量大,向光能利用率高,主枝向空間發展要效益的樹形來。只要是開心形改造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一、幼樹冬剪整骨架
骨架是豐產優質的基礎,所以必須從幼樹抓起,只要是開心形做好三步:
(1)短截:培養主枝時,儘量不留秋梢段做骨架培養(容易出現盲節);
(2)夏摘心:延長頭生長到70公分摘心,造曲線平衡樹勢。全年生長長度為1米左右,下部向外延伸展斜生的強旺枝進入九月份消亡,可使主枝下部加粗,尖削度加大。感覺有負載量部位可留結果枝結果。憑經驗,沒有承載量的部分可把結果枝統統去除。
(3)看芽修剪:基部枝有芽「疏」,沒芽採用剪樁留芽法進行,第二年粗了再結果,這樣,逐年延伸,可培養成負載量大,不變形牢固的骨架。
二、淺盤式樹形改造
密度較大小開心形:2.5×3(米) 2.5×3.3(米)
稀植大棵開心形:3×4~4×5(米)
他們共同特點:角度過大,造成了行里密,行間密,沒有作業帶,難操作。背上芽極性強,增強了向上生長的優勢,使背下光照惡化。主枝伸展空間小(短),畝產量低,嚴重的降低產量在50%左右。背上生產出的強條迅速變大,變成了徒長枝、打傘枝,隨著桃果膨大枝下垂,不見光不著色,使品質降低。
解決辦法:1.小開心形:可在彎弓射箭處選一向上生長的徒長枝或大枝培養,角度直立的可用繩斜拉綁縛固定在原頭上。把原頭改造成結果枝,新頭當年不留結果枝,逐年培養,原頭逐年改造回縮,一般情況下,二年去除原頭,新的骨架枝就建立起來了。延長頭向空間發展,達到了立體結果,產量就上去了,同時,利用了直射光、傍光、反射光、散光,紅度和品質肯定就好了。
2.大開心形:空間大,主枝較長,背上年年出大條,年年冬剪疏,疏不盡,只要是多年生的大樹,主幹上直接萌發的大棒枝很少。可利用兩側結果枝組上生長的大枝(徒長枝)進行改造,變成一主多干形,但一干與一干間距不能少於1米,低於1米不利於通風透光。可於中心立一干,三主枝各立兩干,變七干,略小去中干變六干,不管怎樣改造立干,都必須符合通風透光條件,既要考慮產量品質提高,又要兼顧各項工作的操作,包括打藥、除草、施肥、採摘等各項工作。干向空間生長越高產量越大,但不能過高,一般控制有2米為宜可產果30斤,每株可生產250~300斤以上(中晚熟大果品種),可使老樹返老還童,畝產萬斤以上。
三、合理加大投資
隨著改造成功栽培管理上,必須相配套的加大水肥投資力度,斤果斤肥是基礎(沒有農家肥要適當多施有機肥)。
綜合管理是保障:果實各階段施肥、澆水、植保、夏管、夏剪、冬整形一個也不落下,才能保證年年桃樹豐產優質,賣個好價格。
文章來源:果樹種植新技術、中農樂 作者:王萬魁老師
農林衛視新媒體整理髮布,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B7at24BMH2_cNUgog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