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雞蛋和豬肉價格一直攀升,看漲價的架勢,雞蛋毫不遜色豬肉,導致消費者對雞蛋漲價的兇猛感到望而卻步,降低了購買熱情。大眾普遍認為,豬肉漲價還可以接受,雞蛋相對來說,有點接受不了。這是個怪圈,是認知度出現了偏差,認為豬肉漲價在情理之中,雞蛋漲價卻是出乎意料。其實一個物品的漲價與否和市場規律密不可分。物以稀為貴,少了自然價格就上來了。
豬肉的持續漲價,達到每斤28元,創歷史新高,以至於豬場老闆,身價成倍上漲,從百萬富翁一躍達到千萬富翁,這其中的箇中滋味,只有養豬人心裡最清楚,他們熬過豬肉行情的「霜凍期」,迎來了豬肉的大幅上漲,可以說,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有付出就有回報,這是必然規律,這回,終於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雞蛋的漲價與蛋雞被淘汰數量攀升密不可分,蛋雞少了,雞蛋自然而然會漲價。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雞蛋零售價漲到每斤6元以後,就不再漲了,市場飽和度到了,消費者對雞蛋的需求下降了,轉而用其他食品代替了。雖然前幾天雞蛋價格回落,不過這幾天又開始上漲,殺了個「回馬槍」,讓雞場老闆措手不及,不過,在雞蛋行情持續震盪期,沒享受夠雞蛋漲價帶來的春意盎然,蛋雞養殖戶們也從來就沒有過夠高價位的癮。
豬肉一飛沖天,雞蛋徘徊不前,這是什麼原因,讓豬肉和雞蛋價格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呢?其實,除了豬嚴重短缺以外,這和自身價值也有關,豬肉的營養相比雞蛋來說,更豐富些,在中國人傳統的飲食當中,豬肉占首當其衝的位置,每天都離不開豬肉,而雞蛋,一般都是早晨為了便捷,才吃雞蛋,如果雞蛋價格太高,完全可以被其他食品取代,而豬肉卻是任何食品都代替不了的。
可見,自身價值多麼重要,也就是說含金量高,貶值的幾率小,漲價也能讓人欣然接受。如果自身價值不夠,漲價太離譜,就可以取而代之換成其他。看似簡單的道理,一般人還真理解不了。透過雞蛋和豬肉價格,看事情本質,其實就是自身價值的較量,含金量高,熱度短期不會減弱,反之,如果自身價值不夠,漲價也就是一時,過段時間,又會回到以前。可見提升自身價值是多麼重要。
作者:朱國英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