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反欺詐白皮書》發布:60後人均被騙金額最大

2019-10-24     老年生活報

精彩生活·快樂健康

45歲到50歲的70後群體受騙占比超過65%;45歲以上女性的受騙比例遠高於青年女性;60後群體人均被騙金額最大。

近日,騰訊110平台發布《中老年人反欺詐白皮書》,交易詐騙、返利詐騙、交友詐騙是排名前三的詐騙手法。白皮書顯示,從詐騙受害人群來看,45歲至50歲的70後群體受騙占比超過65%,位居榜首;60後群體更容易落入虛假投資等騙局,人均被騙金額最高。

騰訊110平台負責人袁成艷提示廣大中老年群體,在網絡使用時要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避免因信息泄漏導致的個人財產、徵信等損失。避免輕易下載安裝軟體、點擊陌生連結,轉帳前必須反覆核實清楚身份,明辨真偽。

白皮書也提示,中老年人在網際網路使用中應對如下行為提高警惕:在交友中被蒙蔽陷入「殺豬盤」、被虛假投資利誘、難辨「公檢法」身份真偽、被仿冒親友借錢詐騙、同情心被利用等。

1 案例

營業執照與工作證不能保真

近日,58歲的朱先生無意中在網上看到了一個金融投資廣告。介紹中稱,「有專業老師分析指導,保證35%的收益。」一開始,朱先生也心存疑慮,但當對方發來公司營業執照、工作證照片等資料後,他開始對這項 「投資」動心。

殊不知,高收益數據只是一個誘餌,詐騙團伙先讓朱先生在指定平台做了幾次小額投資,小賺一把;等朱先生進行大額投資後,這個指定的平台卻再也打不開了。至此,朱先生的投資金額也跟著打了水漂。

2 分析

謹防「先取信再坑人」行為

先獲得信任再誘導詐騙,是欺詐中老年人的慣用套路。白皮書數據顯示,在這類詐騙案例中,中老年群體人均受騙金額在萬元以上,最高被騙金額超過10萬元。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秘書長裴瑋表示,中老年群體是近年來網民中 「異軍突起」的重要人群,也是網絡欺詐的「重災區」,希望中老年網友們都能更安全地享受網絡的便利。

3 全球騙子都盯著老年人

老年人為何成為犯罪分子眼中的肥羊?

一,老年人有錢了,騙子就聞著味兒來了;

二,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主動或被迫獨居,需要自己管理財產;

三,老年人在65歲會遭遇認知功能和記憶的衰退,在理財上缺乏足夠的判斷力。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美國建立了終身教育制度,避免老年人與社會脫節,美聯儲下設的老年人金融保護辦公室則發布了《老年人智慧理財指南》;日本將轉讓銀行帳戶、擅自轉讓手機號碼等行為界定為犯罪,並出台了 《匯款詐騙救濟法》以凍結騙子帳戶,警方還向老人免費出借自動通話錄音機,通話時將提醒來電者正在錄音從而震懾詐騙犯。

免責聲明: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後台留言聯繫小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dm_G0BMH2_cNUgsom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