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藩國紛紛脫離清朝統治,唯一國仍然進貢,究竟是何原因?
文|市民談史
清朝發跡于于中國東北長白山流域,清朝的統治者是女真族——即滿族的後代。滿族雖然只有區區600萬人口,但是他們卻在明朝末年逆風雄起,擊敗了闖王李自成和西王張獻忠,成功攫取了大明江山取而代之。雖然人口基數不大,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大清的統治力。據史料記載,大清王朝巔峰時期總共有100個藩屬國,最富裕的是遼東半島的高麗,最窮的是安南,最遠的是生活在今天中沙群島的止列部落和瀕臨北冰洋的庫茲牧人。然而這些藩國在大清衰落的過程中逐漸地叛離,等到1912年清朝覆滅後,這些藩國更是識時務地改旗易幟,要麼自己獨立,要麼奉中華民國為宗主國。然而在這100個藩國中,有這麼一個國家,在大清朝滅亡又一直繼續給民國納貢,一直到1947年才斷貢。對於這個國家,筆者必須給個贊!
這個國家就是位於中國西北邊陲的坎巨提,坎巨提,是在19世紀的一次戰亂後才死心塌地歸附在大清王朝麾下的,從那以後坎巨提每年按時按量按質給清朝納貢。究竟是哪一次戰亂導致清朝收服了一個忠誠的奴才?這個故事要從道光年間說起。
1826年,坎巨提面臨一場刀兵之禍,原本他們棲息居住的草原被克什米爾王國搶占了。克什米爾王國在驅趕走了坎巨提人民之後,揮兵繼續向東,煽動新疆地區張格爾反叛清朝。在這種情況下,坎巨提人民向清朝求救,道光皇帝出於保家衛國和搭救盟友的考慮,派遣當時朝中第一名將楊芳率領兩萬大軍前去平定張格爾和克什米爾王國的軍變。
楊芳不愧是道光朝的第一名將,他揮兵西進,不過半個多月就將張格爾梟首,並將克什米爾的軍隊趕回了本國。坎巨提人民感恩清朝的援助,首領可可木當即就持節向東跪拜,宣布坎巨提不會忘記今日恩情,永世忠於效忠大清王朝。此後每年,坎巨提都會按時向大清進貢特產,由新疆執政轉送到京師。
1912年清朝覆滅後,沒想到坎巨提仍然繼續向中華民國輸送貢品。結果這一送又送了45年。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此時已經徹底結束了,坎巨提人民和剛剛成立不久的巴基斯坦政府達成一致,坎巨提併入巴基斯坦。直到此時,坎巨提才停止了向中國納貢;而坎巨提的斷貢,也宣告了清朝300來年和藩國的宗藩關係的結束,坎巨提從此進入了民主平等的和平外交關係狀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x2OAXUBd8y1i3sJTq1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