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嘉絨姑娘,綻放在壤塘防疫一線的格桑花

2020-03-06     微阿壩

記者 林遷忠

「格桑花」,據說是在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的野花的代名詞,是吉祥之花、幸福之花。而在抗擊疫情中,「格桑花」是新時代婦女,美麗、自信、堅強、擔當的象徵。

2020年春節,一場疫情席捲而來,在嚴峻的形勢面前,廣大疾控人「逆流而上」,在他們中間,有一位瘦小的身影—壤塘縣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若足,她每天在抗疫一線奔波著,她堅守心中的信念,肩負身上的職責,與同事齊心協力,用責任和愛心鑄成了壤塘最堅實的抗「疫」鐵牆。

工齡4年,黨齡1年6個月,90後的若足是地道的嘉絨姑娘。在家,她是親人的掌中寶;在單位,她是同事的開心果。提起若足,同事們都紛紛豎起大拇指誇她是貼心的好姑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春節放假回到家鄉馬爾康草登的若足,接到返崗的電話後, 來不及和家人細說,打包好行禮,便踏上了返崗之路。

返崗後的第一時間,她向單位遞交了到蒲西防控交通卡點執勤的請戰書,因為業務能力突出,她成了防疫卡點的衛生工作組組長。到卡點的第一天,她就按照卡點工作部署,配合完成卡點搭設等基礎工作。防疫卡點設好後,根據責任分工,她不僅出色的完成了消毒、登記、排查和數據匯總上報等衛生防疫工作組工作任務,還主動參與到了卡點物資調配和後勤保障等工作。

1月25日,1月26日到卡點,若足在蒲西防控交通卡點連續奮戰31晝夜。2月27日,若足回到縣進行短時修整後,2月28日,她再次主動申請重整行裝去到臨近甘孜州的宗科鄉防疫卡點。在防疫工作壓力最大的時候,她沒有了女人的柔弱和嬌嫩,有的是嘉絨姑娘的堅毅和當代青年的擔當,身處防疫一線, 沒有舒適軟和的大床,累了就趴在桌案上小咪一會兒,有過往車輛和行人就立即起身開展工作。

看著她疲憊樣子和皴裂的皮膚,帶隊領導多次讓她回縣修整,她總靦腆的微微一笑說:「沒事兒,我年輕吃得消,我要和戰友們共同努力,絕不讓疫情從我們這裡經過」。身邊的人問她你還年輕又沒成家,你害怕嗎?她笑著說:「雖然我的工齡和黨齡都很短,但是守好卡點,做好過往人員體溫檢測登記就是為人民服務,履行好職責就是為人民做貢獻,我是壤塘CDC(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年輕一員,卡點就是我的戰場,沒有什麼好怕的!」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她是堅守一線、抗擊疫情的普通疾控人,然而她像高崗上的格桑花,在每一個需要她們的地方生根發芽、熱烈綻放,用自己的熱情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心做好每一項分內工作,她用笑容和希望驅散疫情籠罩的陰霾,用實際行動帶給群眾安心放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soZr3ABjYh_GJGVJU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