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第一個星期已經結束,春節也更進了一步,整個紡織印染市場都被各种放假氣氛所籠罩。但在放假的過程中,紡織市場還是表現出了一些問題。
還未停產,產能已大受影響
今年雖然紡織行情不佳,但整個紡織市場對於印染廠的春節放假時間還是比較敏感,因為幾乎每家企業都或多或少的有點訂單,只是想接不想接的問題。一直以來,紡織人關注停產時間主要是看相關熱電廠停汽的時間,但實際上染廠內部一些情況往往被忽視,尤其是工人。紡織行業是一個需要大量勞動力的行業,那麼在紡織行業發展過程中就一定不能忽視勞動力變化所帶來的影響,這種影響在歲末年初表現尤為突出。據有一家貿易商反饋,他們在做的一家染廠距離停產還有兩三天時間,目前有4缸已經前處理好的布就等著進染缸上色了。可是車間主任怎麼都安排不過來,因為已經有不少工人都已經回家了,廠里已經是光有機器卻沒人生產的狀態。其實這種情況每到年底絕大多數工廠都會出現,只是在行情較好的年份廠里會出台一些強有力的措施來避免員工提前回去。例如去年春節,嘉興地區有一家染廠年前訂單非常多,直到年前半個月了還陸續有新的坯布進場。廠里為了避免工人提前回家造成產能受限、產量下降導致客戶訂單無法及時完成,制定了一條非常嚴格的處罰措施——凡是提前回家的員工,提前一天扣罰1000元工資,提前兩天就是2000元。這條措施放在今年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因為紡織行情走弱,訂單缺乏,廠里缺乏嚴格要求的理由,於是員工提前回家的情況就較為嚴重,對產能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影響。
用工出現新變化,年輕員工最早回家
今年紡織工廠里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招工難」問題幾乎不存在。但是這種情況並不是因為員工的穩定性提升了,而是因為紡織行情不好導致的工廠生產壓力減輕,從而降低了對工人數量的緊迫要求。
另一方面工人的流動性實際上是提升了。據一家染廠負責人介紹,現在的工人群體中年輕人的比例越來越大,90後、95後甚至00後已經隨處可見,但是這些年輕人卻並不好管理。管理的過松過緊都不好,如果太鬆了,那員工的生產效率和質量都會出現下滑;如果太緊了,那員工真是說走就走。
正常來說紡織企業在春節期間算是放假時間較早較長的,但有一些工人走得更早,在年前一個月就開始返鄉。並且廠裡面目前走的較早的員工,基本都是一些還未成家的年輕員工。他們顧慮較少,不太在乎多上幾天班的工資,也不需要等待還未放寒假的子女,能夠早點回家鄉相對來說更重要。
春節放假不僅僅只是放假那麼簡單。一方面工人的回鄉時間真真切切的影響著工廠的實際產能;另一方面也是用工問題的一種間接表現。工廠方面為了應對工人過早回家會想各種辦法,但有些辦法卻不適用與每年年底以及任何人群中。尤其近幾年隨著年輕工人加入,用工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