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商會現狀:30%生機勃勃,30%半死不活,剩下幾乎停擺

2019-12-11     耒陽生活圈

01


異地商會的發展現狀


用一句形容異地商會目前的發展狀況是「三分之一生機勃勃,三分之一勉強維持,三分之一是癱瘓或死亡狀態」,發展狀態可謂是喜憂摻半。


異地商會是相對於當地商會而言的一種商會形態,是指來自同一地區的企業家和商人自發在創業發展所在地區成立的民間商會組織。發軔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異地商會,由於高度融合了「鄉情」和「商情」的優勢特點,並滿足各地企業家和商人政治、經濟、文化與心理上的訴求,萌發出全新的活力和發展潛力,近年來如同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遍地開花,成為商會組織發展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異地商會目前已經超過一萬家,活躍在各大小城市之間。異地商會不僅在推動企業做大做強、溝通政商關係、維護會員合法權益、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等方面起到積極重要的作用,而且是當地和原籍地政府發展經濟與社會治理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既對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積極重要的推動作用,也對企業家原籍地的經濟文化發展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一股重要的民間經濟和社會力量。


異地商會由於具有「鄉情」的特點,由此形成了獨特的情感慰藉和道德信用約束功能。異地商會的會員企業家都是遠離家鄉,不辭千里萬里到外地創業發展,「獨在異鄉為異客」,難免倍感孤獨和孤單;他們在商會這裡可以感受到鄉音鄉情,享受到一種來自家鄉的快樂與情誼,尋找到了精神慰藉的情感港灣。另一方面,由於異地商會會員企業家都是同鄉,「口碑相傳」的傳播功能會發揮得很充分。如果某個企業的產品服務好,就會在會員群體中迅速傳播出去,形成強大的群體傳播效應,極大推動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如果企業違背誠信和諾言,產品和服務質量出現問題,同樣會「壞事傳千里」,讓個人和企業都臭名遠揚,聲名狼藉,在商會圈子裡面幾無立足之地。所以,異地商會無形中形成了一股很強的道德信用約束力和震懾力,讓會員企業「不敢輕易做壞事」,督促企業和個人發揮正能量。


相對於行業商會,異地商會是近十年才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商會形態,綜觀國內各地異地商會,呈現十分不平衡態勢:發展態勢良好的商會則是功能作用顯著、充滿生機與活力,會員企業紛至沓來;反之則是慘澹運營、人心渙散,甚至是有名無實且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用一句話形容異地商會目前的發展狀況是「三分之一生機勃勃,三分之一勉強維持,三分之一是癱瘓或死亡狀態」,發展狀態可謂是喜憂摻半。



02


異地商會的突出問題


經過筆者多年來一系列研究調查,目前異地商會發展中主要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法律法規缺失。目前異地商會在全國範圍內發展得如火如荼,但立法相對滯後,各級政府缺乏從法律層面給予異地商會規範化和制度化,並進行合理的引導和監管。首先是在國家層面尚缺乏《商會法》指導,對商會的性質地位和功能作用等進行法律定位和闡述,使商會發展有法可依、有據可循;其次,缺乏一部專門對異地商會發展進行規範指導的法律法規,專門針對異地商會的特點和發展規律進行規範和指導發展。法律法規的缺失,導致了異地商會在發展中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容易迷失方向,找不著北,摸不到出路,亂象頻生,極端事情層出不窮。某個地方異地商會換屆之際,由於法規和制度不明確,為了爭奪會長職務,內部不同派別的企業家分別動用各種手段方法,甚至出現了打鬥流血事件,使得本來聲譽很好的商會結果一片混亂,聲名狼籍。


發展模式缺乏。國內第一家異地商會——昆明溫州商會於1995年成立至今已有近二十年歷史,但異地商會的迅速發展起來也只是近十年內的事。儘管也出現了個別像北京福建企業總商會發展比較成熟的商會,但總體上異地商會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真正成熟的發展模式遠沒有建立起來。商會的發展模式主要包括制度設計、成員結構、運營治理、發展規劃等方面。比如,理事成員比例應該在全部會員中占多大比例?副會長和常務副會長的科學合理比例又是多少?在商會的運營治理髮展中,會員大會、理事會和會長辦公會的不同功能作用分別是什麼?如何有效體現?商會的日常服務工作如何合理科學地開展?異地商會分別與所在地和原籍地的關係應該如何定位和維護等等。


內部治理混亂。由於異地商會涉及到多頭管理,內部治理比較混亂,決策難和執行難是十分突出的問題。雖然商會章程都基本賦予了會員大會、理事會以及會長辦公會不同的職責和任務,但是在具體的議事和決策過程中,只能簡單反映會員的訴求,而很難實現議事和謀事功能,導致了很多問題實際是議而不決,決而不執行。還有秘書處人才的匱乏,也是異地商會內部治理混亂一大重要原因。異地商會的工作不僅僅是一般性的辦公室行政服務工作,經常涉及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和政府之間的關係協調,對於工作人員的智商和情商要求都比較高,要求工作中既要堅持原則性,又要具備高度的靈活性。目前異地商會秘書處在人員任用上往往存在兩種誤區:聘用剛畢業大學生或者是退休的老幹部,前者由於缺乏豐富的社會閱歷和見識,後者由於思想相對保守、精力有限,都最終無法勝任商會工作,導致很多日常工作都無法正常開展。


監管力度不夠。在異地商會中,為了確保商會穩健發展,雖然都專門設置了監事會、業務主管部門(在北京各省異地商會絕大多數是省駐京辦擔任),以及年度民政社團部門的年檢等辦法對商會進行監督管理。但在商會發展實踐中,監事會往往是形同虛設,業務主管部門經常不參與到實際運營監管中,而社團年檢更多是例行性檢查,幾乎都起不到有效的監管作用。監管力度不夠,加上很多商會行為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缺乏自覺和自律,特別是個別商會會長和秘書長隨意操控商會發展,商會秘書處工作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私利心重,很容易導致商會發展走上偏路,逐步喪失公信力,人心渙散。一旦會員對商會失去信心,就會逐步遠離商會,逃避商會,「用腳投票」,商會發展的末日就不遠了。


理論研究匱乏。異地商會近年來發展迅猛,但真正發展起來的時間才十多年,相對於行業商協會的發展還是比較新的商會形態,對於異地商會的理論研究目前還是鳳毛麟角,幾乎是商會理論研究的真空地帶,遠遠滯後於發展的需要。而在僅有的異地商會研究中,研究對象還僅是限於發展比較早和相對成熟的溫州商會和福建商會的研究;全國各地的異地商會由於實力規模不一樣,發展狀況大相逕庭,片面的研究往往掩蓋了很多真實的差異性;在研究內容上,幾乎集中在管理體制、地方經濟推動以及地方政府治理關係等方面,而對於異地商會至關重要的法律法規、發展模式、內部治理和監督管理等方面研究卻幾乎沒有,也表明參與異地商會研究主力還更多是學院派,而缺乏參與異地商會實踐發展的一線人員的理論見解;而在研究方法上,幾乎還是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而缺乏數據和客觀事實的理論文章往往是不具備很強的科學性和說服力。



03


異地商會的發展對策


針對以上一系列異地商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本著實事求是、理論創新的精神,並結合本人六七年的異地商會工作實踐,嘗試提出以下一些想法和建議,拋磚引玉,供大家參考。


健全法律法規。儘管商會發展的法律法規缺失影響商會發展,可喜的是,政府部門和很多商會界同仁都已經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和嚴峻性,並多次呼籲相關部門出台具有直接指導和監管意義的相關法律法規。除了希望儘快出台具有商會普遍指導意義的《商會法》以外,還應該根據異地商會的特點,由具有全國異地商會管理和指導條件的全國工商聯和民政部聯合出台《異地商會管理辦法》,規範異地商會的管理與發展行為,對異地商會生成條件、功能作用、組織結構、內部治理以及監督管理等進行專門的規範,並建議各省市可根據實際情況出台具體的《異地商會管理實施細則》,使異地商會的發展有法可依,有據可查,真正走上規範化發展道路。


建立發展模式。儘管各地異地商會各有特點特色,情況差異很很大,但是各異地商會是有很多發展共性,有很多規律性的東西,如果有一些公認而可直接借鑑參考的發展模式,能夠使異地商會少走彎路,少吃虧,使其迅速健康成長發展起來。目前在異地商會發展中,溫州和福建兩大異地商會是公認做得比較成功和規範的,所發揮的經濟社會作用都很強,建議異地商會研究部門和研究者專門進行深入調查研究,並與工商聯和民政社團管理等相關部門充分溝通論證,最終建立異地商會發展一些有價值的參考發展模式,並進行相應的推廣和參考。


完善內部治理。完善異地商會內部治理,主要是建立高效有作為的決策及執行機制。為保證異地商會成為卓有成效的商業服務機構,商會首先應有決策力,也就是能夠根據會員所想,及時做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決策,以推動商會有所作為。為加強商會自身的決策力和經營能力,應當在建立理事會同時,再建立理事會的常設機構,實現理事治理的常態化,提高理事會的議事決策效率。


其次,為了有效支撐商會的運營,在商會理事會及其常設機構之下,應成立執行委員會及其它專門委員會,比如會員拓展委員會、商務聯絡委員會、融資服務委員會、法律維權委員會等。各委員會可以由會員或理事牽頭管理主導,也可由職業管理人員管理,並安排秘書處工作人員協助,以滿足實際辦會需要。這樣既能充分發揮會員的積極參與性和主觀能動性,又能有效防止個別人過於主觀,意氣用事。


強化監管力度。加強異地商會監管力度,除了要積極發揮監事會、業務指導部門以及民政社團管理部門的監管作用外,最重要的是要將商會的日常決策以及運營儘可能公開透明化,比如通過網站、郵箱、簡訊、微信等迅速有效的方式發送給全體會員以及相關部門,讓相關各方及時了解到商會發展動態,會起到非常有效的監管作用,確保商會的健康有序發展。此外,還要十分強化財務管理與監督,商會財務管理方面應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和嚴格監管程序;在經費使用上,應嚴格建立預決算制度,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報告期,商會應在報告期初上報審批並公布預算,期末公布決算,做到真正公開透明。


加強理論研究。建議由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對異地商會的產生、定位、發展以及未來發展方向趨勢等進行全面深入系統的研究和推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nJK924BMH2_cNUg9u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