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阿膠、涪陵榨菜、安琪酵母、片仔癀、伊利股份,當消費白馬近期紛紛爆雷之際,而以滬電股份、聖邦股份、生益科技、金溢科技、華測檢測等為代表的科技龍頭股卻紛紛創出新高。
8月15日早盤,受隔夜美股大跌影響,A股大三指數低開,隨後日內一路走高,完成神奇板的反轉。而有機構觀點認為,最大功臣非科技龍頭股莫屬。
值得注意的是,從8月15日股價創歷史新高個股看,電子、電子設備等科技龍頭占絕對主力。
湘財證券也表示,從8月15日市場的表現來看,早盤指數受外圍暴跌拖累而大幅低開,但之後卻走出了持續走高的行情,午後在創業板的帶動下各大指數全面翻紅,而推動創業板上漲的主導力量就是科技股,可以說科技股是市場轉危為安的功臣。
湘財證券總結認為,大盤先抑後揚探底回升,科技股再次成為今日盤面活躍的焦點,更是大盤轉危為安的核心力量。預計後期大盤還將維持震盪走勢,但科技股必將是其中繼續持續活躍的絕對主角。
8月至今科技龍頭頻創歷史新高
實際上小編觀察到,8月至今A股「核心資產」成分漸漸開始了新舊動能的轉換。科技、醫藥龍頭取代了前期的消費、金融龍頭。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8月至今股價日內創歷史新高次數的最多的20隻個股中,來自電子行業、醫藥行業的龍頭股占據主流。而前期股價頻創新高的多隻食品飲料個股不見了蹤影。
科技大牛不再是概念炒作
而相比以往的題材炒作,這些科技大牛股往往背後都有業績支撐。
比如5G概念中的PCB板龍頭滬電股份今年5月底至今漲幅翻番,公司半年報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154%。
另一龍頭生益科技5月至今漲幅也接近80%,半年報預計凈利同比增長18.37%。
模擬晶片龍頭聖邦股份7月初至今漲超60%,半年報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55%。
ETC從頭金溢科技年內漲幅274%,上半年凈利預告遠超預期。公司7月11日晚披露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上半年凈利潤4200萬元至4800萬元,而上年同期虧損386.99萬元,此前預計上半年凈利潤800萬元至1300萬元。
檢測行業龍頭華策檢測半年報預計凈利同比增長195%—225%。年內股價漲幅也已經超80%。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部分科技龍頭股價頻創新高,還只是一個預演。
深圳新里程總經理賴戌播表示,近期白馬股頻頻爆雷,白馬股籌碼明顯出現了鬆動;而部分科技股股價迭創新高,既有科創開市的賺錢示範效應助推,也有市場風格轉換的原因,當前科技股行情只是一個預演。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中期來看,投資者對於市場趨勢應逐步轉向樂觀,戰略上保持積極尋找買點的心態。優先布局面向未來、面向轉型升級、面向新經濟的優質公司——新核心資產。從產業鏈邏輯來看,通信尤其是5G產業鏈景氣最具確定性,其最終會拉動電子和計算機景氣。上一輪科技股行情中通信領漲,結合自身行業邏輯,未來電子多個子行業景氣回升的趨勢逐漸清晰,其將有望在這一輪科技股行情中表現突出。
天風證券表示,回歸業績是本源。目前來看,科技類一些板塊的業績從中報開始,正在「逐漸走出來」,如5G終端、半導體、5G設備和材料、軟體、網際網路服務平台、遊戲、血製品、鋰電材料、軍工材料和元器件、工程機械和油服等細分領域。
A股能複製美股科技牛嗎
而綜合機構觀點看,A股本輪可能到來的科技股行情不再是停留在概念炒作層面。非常有可能像美股那樣在科技股的帶領下迎來牛市!
華泰證券在近期研報中表示,以美股為例,納指在 1990 年末至2019 年 6 月末共 30 年不到的時間內翻了約 21 倍,年化收益率 11.4%,而同期道指翻了僅 10 倍,年化收益率 8.5%。
從下圖就可以看出,在2008之後,代表科技股的納斯達克指數收益率明顯和代表傳統行業的道瓊斯指拉開了差距。在 2009~2018年的美股十年牛市中,科技股是主要的推動力量之一。
以蘋果、亞馬遜為首的科技巨頭,屢次創出歷史新高,帶動美股一路走高。
圖片來源:華泰證券
研發支出增速超美國10倍
而有觀點指出,科技股牛市都離不開一個重要指標:研發支出。
而在研髮指出的增速方面,2000年之後中國研發經費支出(R&D)開啟了大提速!
恆大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6年,中國R&D國內支出增長超過20倍,年均復合增速達到21.3%,同期美國R&D國內支出增長不到2倍,年均復合增速僅為4.1%。按照2010年以來中美R&D國內支出的復合增速測算,到2024年前後中國在研發的整體資金投入就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消費牛轉向科技牛?機構們這樣看
而目前2800點左右,持續了兩年多的消費股行情是否要轉向科技股呢?
興全基金明星基金經理董承非表示,現在A股投資者抱團核心資產,這些資產質地確實不錯,但也可能是最鼎盛的時候,未必還有很大的空間。其實我們現在追捧的核心資產就很像70年代的美國「漂亮50」,當時受到非常高的追捧,但美國這幾十年的明星公司幾乎都是後來成長起來的新興企業。
我認為,未來中國經濟若要真正持續高質量地發展下去,需要一些新興企業、科技企業不停地由小變大,這樣才是有活力的經濟,美國就是如此,每隔幾十年就會有一批企業由小變大成長起來。所以長期維度上我比較看好新興行業。
中歐基金也表示,7月份我們看到的現象是,披露業績不錯的大白馬,股價已經沒有繼續上漲甚至出現調整了。業績略低於預期的白馬公司股價就明顯下跌,這說明此前市場對白馬藍籌股的預期已經不低了,從估值的角度看也能印證這一點,多數藍籌白馬的估值無論從全球橫向比較還是從自身縱向歷史比較看,都不算低估。
但是在市場關注度不高的一些細分市場的優質成長股,一季報和半年報披露的數據相當不錯,股價也開始有了不錯的表現。6月份以後的表現更是不少成長型基金開始跑贏價值型基金了。我們大膽的預言,未來兩年,具有深入基本面研究能力,善於發掘優秀成長股的投資團隊將進入一個風格適配的舒適區。
泰暘資產劉天君表示,部分白馬崩盤是一個警示,投資需要不斷REVIEW,要小心估值變化和業績失速。如果業績出現超預期下滑就會雙殺,估值區間一定也會被打破。從核心資產角度考慮,未來可能會出現資產荒,找超額收益品種難度增加。
劉天君並表示,科技股未來的投資重點,應主要沿著5G產業鏈去找新機會。例如,與5G通訊、設備相關等行業。還有伴隨5G推廣應用,由此而來的新興消費電子行業,也會有一定的機會。
天風證券也重點看好5G。該機構表示,未來 1-2年行業景氣持續向上,5G 迎來大規模建設期,從 2019年 2季度開始,行業業績開始「U」型反轉,預計收入和凈利潤未來持續 10個季度以上同比快速增長,因此我們繼續看好板塊未來 1年的超額收益。
我們維持板塊後續震盪向上的判斷,長期建議布局有業績支撐(中報好)和低估值的優質 5G 標的,結合各板塊、各公司的估值與成長匹配情況,建議如下:1、5G 相關設備器件;2、5G 邊緣生態;3、5G 應用端;4、專網通信;5、軍工通信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