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加速融合,購買單反/微單相機價格為何存在差異?

2020-05-14     同達數碼

原標題:線上線下加速融合,購買單反/微單相機價格為何存在差異?

網際網路信息時代電商發展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網絡提供給我們的信息快捷而全面,電商起步之初,很多消費者到數碼產品門店購買產品發現網絡電商售價比實體店便宜,促使大量消費者傾向於網絡購買。

時至今日,很多消費者消費習慣網上看價格,實體店體驗產品,在決定是否購買。對比一圈會發現存在兩種不同的情況:實體店的售價和電商平台售價基本持平。另一種情況實體店售價高於電商平台商家售價,無論怎麼搞價格都無法優惠,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一種說法:實體店運營成本比電商平台高,近幾年,電商紅利期已過,電商成本逼平實體,我們粗略核算下成本:實體店=人員工資+店面租金+進貨產品,電商=人員工資+電商平台租金+辦公房租+產品進貨+流量推廣費用 其中:電商人員工資支出遠高於實體店人員工資支出,而網絡無流量就等死的年代,每年電商流量推廣費用燒錢程度是很大支出項。很多人會認為電商沒有進貨成本,所以價格便宜。其實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正規品牌授權網店銷售,品牌方也是對電商進貨金額和產品種類的要求。粗略對比其實線上、線下對於銷售運營成本沒有較大差異,甚至電商運營成本會高於實體店。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所在城市很多大中型的商場退租、倒閉,為何線下實體店紛紛倒閉,沒有聽說電商平台商家倒閉,外表很光鮮,現實很殘酷,現實情況都一樣難以維繫,所以催生直播帶貨火爆。

實體店做不下去真正原因,不在於房租和人員工資,而是銷售地域限制盈利,電商平台銷售最大優勢不受地域限制,加之消費觀念改變喜歡網購,打擊是本地實體經濟。

言歸正傳,我們知道線上線下運營成本相當,很容易理解我們在實體店購買單反、微單價格能拿到網絡銷售價格。那麼實體店價格高於電商平台價格是怎麼回事?

小編從事多年IT行業,給大家說下其中的問題

1

行貨水貨是其中一個因素,我們消費者單憑產品外觀無法分辨出行水之分的,即使有經驗的銷售人員如果沒有倒騰過水貨,你把行貨和水貨放他面前一樣他無法分辨。行水貨進貨價格差是比較明顯的。某些不良電商為了爭取客戶,為了降低價格吸引消費,水貨相機出售,我們知道水貨新機使用上沒有太多問題,機器出現問題售後沒有保障。

2

一部分商家出售單反/微單相機是行貨裸機+鏡頭沒有問題,問題出在附件非原廠,大部分附件是高仿原裝件。例如原裝電池,為了避免消費者發現其中問題,都喜歡加送國產厚電,看似很實惠,其實兩塊電池成本加起來不及一塊原裝電池。

3

開票不開票價格也會不同,品牌授權的線上或線下經銷商要求開具發票,也會提供給商品保修服務。

4

消費者需要提防不良商家全新價格仍然賣你翻新機,為了在激烈競爭環境生存,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非常規手段層出不窮,一味追求價格因素,坑的只會是消費者自身。

嚴謹盜用

品牌官方旗艦店價格是重要的價格參考依據,品牌方要求經銷商線上線下銷售同款產品價格同步,實體店購買要選擇口碑好正規品牌授權經銷商,畢竟單反、微單價格不便宜。

2016年雲棲大會上,馬雲提到:未來十年二十年沒有純電商只有新零售,阿里巴巴在加快線下布局。希望此文對於購買微單/單反數位相機的小夥伴有所幫助,歡迎評論區留言闡述你的看法和問題,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解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j7rEXIBiuFnsJQVnPQ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