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流產手術用「全麻」,剖腹產卻用「半麻」?醫生說了實情……

2020-07-18   孕媽學堂

原標題:為什麼流產手術用「全麻」,剖腹產卻用「半麻」?醫生說了實情……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麻醉劑成為了手術過程中緩解疼痛的「靈丹妙藥」,這也讓為數不少的患者在手術中倍感輕鬆。

就拿分娩來說吧,對於那些無法忍受開指之痛的准媽媽來說,剖腹產時的局部麻醉,就讓准媽媽們如釋重負。

但同樣是婦科手術,流產通常都是「全麻」,但耗時更久更複雜的剖腹產手術卻是「半麻」更加常見。而這其中也有不少的緣由,就讓芽芽媽帶你們了解一下吧。

流產手術為什麼更推薦全麻?

流產手術很快,通常只需要3、5分鐘就結束了。這麼短的一個小手術,就算是不麻,咬咬牙也要比生孩子輕鬆很多。很多人不明白這麼簡單的小手術,為什麼要全麻呢?

雖然人工流產手術很簡單、迅速,但是由於 女性子宮頸感覺神經特別豐富,如果不使用麻藥或僅用半麻,用負壓吸宮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 腰酸腹脹下腹疼痛等反應。

畢竟 流產手術是一種 子宮腔內的侵入性操作,疼痛反應很容易在手術時 出現意外,嚴重的還可能會對子宮造成 損傷甚至破裂所以,即使手術很小,從安全和痛感上考慮,還是更建議全麻。

再加上流產手術對女性來說,除了身體上的痛苦和對手術的緊張、焦慮,更重要的是 心理上的折磨

即使手術時間很短,但看著自己的還未發育成形的寶寶就這樣被剝奪了來到這個世界的機會,很容易就會造成情緒上的崩潰,甚至留下心理陰影。

所以,無論從疼痛還是心裡的角度來說,全麻會讓女性進入一種深度睡眠的狀態,這樣更有利於減輕女性的心理壓力,也能讓手術能夠更加順利的完成。

既阻隔了生理上的疼痛,也「麻痹」了心靈上的創傷。一覺醒來,一切都結束了,既是終點,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剖腹產為什麼「半麻」更常見

剖腹產手術動輒一個多小時,有時候還要更久,不少孕媽都以為這種相對複雜的手術更適合全麻。

但通常情況下, 剖腹產都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的,孕媽在手術中仍然可以保持清醒的狀態,術後也可以第一時間的親近自己的寶寶。

局部麻醉分為「 脊柱硬膜外麻醉」和「 硬膜外麻醉」。

這兩種方式是剖腹產手術的首選方法。它不會對母體和胎兒造成負面影響並且能有效地降低准媽媽的疼痛感,確保胎兒順利分娩。

全身麻醉准媽媽是 沒有任何意識的,術後也無法第一時間和寶寶見面,就連喂奶都成了問題,而且也會給孕媽和胎兒帶來更多的 潛在風險

在加上全麻手術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在手術之前需要禁吃禁喝,這對於肚子裡有寶寶的准媽媽來說本身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所以, 通常只有在既往病史和緊急情況下表明局部麻醉風險太大或無法進行時,才需要進行全身麻醉。如產婦出現大出血、胎兒心臟驟停等情況。

有些孕媽膽子比較小,很害怕進手術室,就想眼睛一閉、一睜孩子就已經生出來了,所以更希望全麻,其實這也沒什麼必要。

如果孕媽手術時極度緊張害怕,即使是半麻, 麻醉師也會根據情況輔助鎮靜劑讓孕媽安靜地入睡,這樣既不必承擔長時間全麻的風險,也能夠讓孕媽在剖腹產手術時感到安全和舒適。

剖腹產全麻對胎兒有影響嗎?

全身麻醉主要是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讓准媽媽麻醉。

在注射的過程中, 麻藥可能會通過臍帶流入到胎兒的體內,從而影響到胎兒的神經系統,導致智力受到影響。

所以大多數醫院都會避免直接對準媽媽進行全身麻醉。這樣在分娩的時候也可以減輕准媽媽的疼痛,讓醫生可以儘快的完成手術。

如何預防剖腹產中的意外情況?

剖腹產相比人工流產相對耗時更長,程序也更為複雜、切口更大、這意味著手術更複雜,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也相對較高。

因此應儘量避免准媽媽完全入睡的全身麻醉,使用半麻就可以很好的避免這一問題的出現。

因為在整個分娩的過程中,如果 准媽媽出現任何異常都能在意識清晰的情況下和醫護人員進行溝通,以便採取應對措施。 醫生一旦發現准媽媽出現不清醒的狀況,也可以及時進行處理。

其實在某種意義上講,使用半麻也是為了避免手術中意外的發生。

雖然流產手術的「全麻」和剖腹產手術的「半麻」都是安全的。

但無論出於哪方面的考慮,在任意一台手術前,都要做足充分的了解,跟醫生確定好最終的麻醉方案,才是對自己和胎兒負責的行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