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路滑,老人跌倒能要命!學好這些防摔技巧,遠離骨折更健康

2020-01-15     大醫本草堂

隨著年齡的增大,很多老人最關注的,就是自己的心血管健康,因為很多人都是因為腦梗或者心梗離世的。也許您還不知道,還有一種情況會快速剝奪中老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其危害不亞於心臟病和腦血管病,它就是意外摔倒



據估算,我國每年約有4000萬人次的老年人有過意外摔倒的經歷。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世界每年約有30萬人死於意外摔倒,其中約一半以上都是超過60歲的老年人。


老年人意外摔倒的危害,主要來自於骨折的發生。中國有句老話:「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後帶來的活動受限和長期臥床,會導致一系列的併發症,如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瘡、下肢動脈血栓等,都會危及摔倒老人的生命安全。據統計,老年人摔倒後骨折,主要發生在兩個主要部位:


1、髖部骨折



主要是由摔倒後臀部著地引起的,還可具體細分為股骨頭骨折和腰椎壓縮性骨折。這兩種骨折的癒合速度都比較慢,都需要長期臥床休養,很容易誘發各種併發症的發生;


2、手臂骨折


主要是由摔倒後手臂撐地引起的,骨折多發生在手腕、小臂或者大臂的遠端。手臂骨折儘管癒合速度也不快,但一般不需要長期臥床休養,併發症的發生率較低。


相對來說,手臂骨折的危害要比髖部骨折小得多。所以萬一摔倒,用手撐地要比臀部著地保險一些。很多老年人的骨骼、肌肉以及關節系統都已經退化,人的應急反應能力也很弱,不可能迅速做出自我保護動作,因此我們不能指望這種適用於年輕人的自救措施。對於老年人來說,萬一摔倒了,應該這樣做才能起到一定的自救效果:



1、摔倒後,一定不要嘗試立刻站起來,也不要立刻挪動位置;

2、緩一下後,可嘗試活動一下自己的四肢,要逐個嘗試每個手臂和腿部關節,看看有沒有一動就劇烈疼痛的情況;如果活動後疼痛加重,就可能有骨折的情況發生,最好不要隨意挪動身體,以免發生二次傷害;

3、如果手腳無大礙,可以嘗試向自己覺得方便的方向側身,呈俯臥位,然後嘗試膝蓋和雙肘著地,藉助他人的幫助慢慢站起來。


曾有統計發現,衛生間、廚房和臥室,是大多數老人容易摔倒的室內空間;樓梯、坡道和車站等處,是老人們容易摔倒的室外空間。在這些地方活動,老人們需要加倍小心和做好防護。日本的一項「防摔」指南指出:接電話、起夜、洗澡、等車、坐扶梯、冬季外出和服藥1小時內,是老人們最容易摔倒的7個時刻。遇到這些情況或者場合,就要特別留意了。凡事不要著急,特別是要慢一點,尋找穩固的支撐或者尋求他人的幫助,才能順利度過這些危險時刻。



珍愛健康遠離跌倒


為幫助公眾更好地了解預防老年人跌倒知識,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傳播分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國家衛生健康委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群眾體育研究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傷害預防與控制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和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標準化委員會七家機構聯合發出《老年人防跌倒聯合提示》,呼籲全社會共同行動,提高公眾及老年人防跌倒的意識和能力,助力健康老齡化。



2020年1月15日下午,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發起珍愛健康遠離跌倒——2020北京1·15NCD活動,邀請阜外醫院楊進剛教授、輝瑞普強核心醫療全球研發總裁Amrit Ray博士、天壇神經科王春雪教授、人民醫院骨科李虎教授、阜外心臟康復科馮雪教授共同探討「老年人如何防跌倒」。


專家簡介


主持人:阜外醫院 心內科 楊進剛教授

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協和醫學院博士後,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主任醫師。目前兼任《中國循環雜誌》編輯部主任,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健康教育學組組長,中國心臟健康教育聯盟秘書長。


嘉賓:AMRIT RAY 醫學博士,工商管理碩士,輝瑞普強核心醫療全球研發總裁

Ray博士的領導貢獻得到了患者團體、政府部門、醫療行業以及公共衛生團體的認可。他撰寫了諸多的科學論文,並受邀向美國國會、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布魯金斯學會、蓋茨基金會、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院(NICE)、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醫學研究機構和國際論壇等提供專業意見,闡述醫學創新如何創造價值並對患者的生命產生積極的影響。Ray博士服務於非營利組織MiracleFeet,並且是蘇格蘭GlobalScot大使。



嘉賓:北京天壇醫院 神經內科 王春雪教授

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精神醫學與臨床心理科主任,北京天壇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北京腦重大疾病研究院睡眠與意識障礙研究所副所長,北京神經內科學會副會長及神經精神醫學分會主委,北京腦血管防治協會醫體融合與腦健康分會主委,北京醫學會抑鬱障礙分會副主委,首都醫科大學心理系副主任,《中國卒中雜誌》副主編及編輯部主任。

擅長腦血管病及多重危險因素的全面管理以及情緒睡眠及認知障礙相關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發表論著100餘篇,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獲獎多項。參與腦血管病二級預防、糖代謝異常、房顫、卒中後抑鬱、卒中後認知康復、卒中後營養吞咽管理、頭暈眩暈與前庭康復、卒中後睡眠障礙,慢性失眠等多部國家指南及專家共識制定。


嘉賓:人民醫院 骨科 李虎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臨床醫學博士。

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骨科分會青年委員會關節學組副組長,協和醫學雜誌編委,中華關節外科雜誌電子版通訊編委。



嘉賓:阜外醫院 康復中心 馮雪教授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臟康復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2001-2009年,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博士;2009年至今,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工作;2014-2015年,公派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訪問學者;回國後籌建阜外醫院心臟康復中心。現任中國女醫師協會心臟康復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心臟康復專委會常委兼秘書長,海醫會心臟康復專委會常委兼秘書長。


時間:2020年1月15日下午14:00-16:00

會議地點:北京市太陽宮社區衛生中心

視頻直播:2020年1月15日14點,今日頭條「大醫本草堂」同步現場直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fsmqm8BUQOea5OwCPW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