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區是重慶的一個大區,不光人口多,面積也大,達3200.44平方公里。在重慶近郊的區縣中,應該是最大的一個了。接下來,地鐵五號線將通達到江津,必將帶動江津更快的發展,融入到主城。
而在江津的西南部,長江北岸邊上,則有一個大鎮,名叫朱楊鎮,人口達4萬,自明清以來非常發達,是西南重要轉運港,是川、渝、黔等地區的物資轉運集散地。
與朱楊鎮隔江相望的,則是石蟆鎮二溪社區。石蟆鎮面積超過200平方公里,人口更是超過10萬。朱楊鎮與石蟆鎮雖然有長江相隔,但兩地及周邊的居民往來頻繁。
以前,在重慶三環高速公路、永川長江大橋未建成通車的時候,兩地居民只能夠依靠過河船出行,總是不太方便。現在高速通了,多了一個出行的選擇。
不過,現在即使通了高速,兩地來往,特別是普通私家車輛也並不願意走永川長江大橋,這是因為這條路實在是太繞,朱楊鎮到二溪社區,直線距離不到兩公里,繞道高速,完全畫了一個圓圈,里程長達35公里左右,還需要5元的過路費。
所以,為了方便兩岸市民出行,以前的長江過河船保留了下來,不過班次有所減少,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基本上要2小時才能運行一次。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過河船車輛也可以通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車渡,目前在北碚水土的嘉陵江也正在運行。朱楊——二溪車渡雖然間隔時間長,但的確非常方便,過長江3分鐘就到了,堪稱一座架在長江上的「活橋」
不過,「活橋」到了傍晚6點過後,就「中斷」了,想要再過去,則只能繞道35公里,所以,必須要安排好過橋的時間。
重慶作為長江、嘉陵江交匯之處,歷來都有許多的過河船、車渡在運行,方便了兩岸市民。只是這些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大型過江橋樑越來越多,車渡就幾乎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不過,我個人認為,這其實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可以在適當的地方予以保留,就像之前所說的北碚水土的車渡,更是免費通行,大大方便了市民不說,還成了一道景觀。
關於車渡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請在下方留言。(配圖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