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得罪閨蜜的發聲事件,整個行業的痛,竟讓一個中年女演員來背

2019-07-31     史塔克Sir

近日,海清回應發聲的事件又一次發酵,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和思考。

事情還是要從青年電影展說起:

在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閉幕禮上,作為頒獎嘉賓現身的海清,再次為中年女演員發聲,呼籲導演和製片人給予中年女演員更多的戲份和機會。

1,

在現場,海清頒完獎之後,並沒有下台,而是叫住了周冬雨,姚晨、梁靜和宋佳上台。

她表示:「這番話憋了很久想跟大家講。親愛的年輕導演、著名導演、製片人們,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靠自己努力從小走到大。我們和你們一樣,熱愛電影。但說一句實話,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被動的,市場和題材常常讓我們遠離優秀的作品,甚至從一開始就被隔離在外。」

她的這番言論引起了軒然大波,她接著說:「姚晨不得不親自做監製,才爭取到《上青雲》的機會;宋佳至今不結婚,還讓大家叫她小花;梁靜一邊投資,一邊問老公有沒有好角色……還有沒到場的馬伊琍,她昨天盛裝出席了一個我覺得其實是很輕鬆的創投會。這兩天我也是滴酒沒沾,怕一喝酒碰到製片人和導演就亂說話。」

海清說完,姚晨梁靜兩人無奈的表示附和,希望年輕導演能夠給中生代女演員一個機會。而小宋佳卻不以為然:「以上僅代表海清個人觀點。」

大家都知道,海清,姚晨,馬伊琍,宋佳四人私下是非常好要的姐妹花,在參加電影展之前,四人還同框合影,並配文「女演員」。

2,

她的這一番言論,顯然是她們幾個私下經常商量和討論的,當然,這也是整個影視行業的痛,海清敢於冒著得罪閨蜜的風險在台上發出這般演講,她的精神和勇氣是值得欽佩的。雖然diss的方式略有不妥,然而話糙理不糙。

以她為代表的中生代女演員的困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國內對於中生代演員的市場訴求較小;

第二,所有的劇本都圍繞著「偶像和流量小生」,導致沒有適合中年女演員成熟,有靈魂的劇本。

其實深挖起來,這兩點原因是相互作用的。

在國內,事業粉,腦殘粉捧起來的流量小生在個大社交平台上占據著巨大的流量,雄踞在每一個網站的前列。

很多的粉絲每天都在固定為自己的愛豆打call,這也成為了她們生活的一部分,「保持排在前列的流量」是她們堅持的唯一和最大動力。前日,周杰倫和蔡徐坤的「超話排名」事件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流量明星們擁有的數據更為龐大,導致整合行業內對於「流量明星」的市場訴求量增大,而增大的市場需求也會進一步導致編劇和原生作品的方向往「偶像派」「年輕人」方向去靠。

這是一個循環系統,所以,海清的問題其實牽扯到的行業規則是很大的,而要靠導演和製片人「給予機會」就可以扭轉的幾率幾乎為零。

因為,出品方是要賺錢的,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如果一個題材過於冷門,那麼首先自己的票房收入和廣告收益都不能保障,除非是能做出有深度和高度的作品。

3,

之前有朋友做過一個大膽的統計,十個老戲骨的片酬加起來還不如一個「流量明星」。

近幾年來,「小鮮肉」的出現,讓很多年輕的小生和「小花」都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因其俊美的長相,可以輕鬆的出演很多戲份。

在許多電視和影視作品中,出品方為了聘請一個流量明星,更是拿出了整個電視80%的預算,而剩下的20%用於電視製作。

這樣不合理的分配機制,怎麼能保障有靈魂有深度的內涵作品出現?

在國外,出品方將製作費用大部分全部用在了劇本和後期的製作商,對於演員並沒有投入太多的預算,這也是國產劇和國外作品相形見絀的基本原因。

最近今年,電影行業的發展趨勢要比電視好很多,票房排名在前的《戰狼2》《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都不是用的小鮮肉,而是吳京,張涵予,張譯,徐崢這樣的實力派演員。

而小鮮肉也因為沒有代表作品,或者是沒有出色的演技而被全網去「黑」!

一個媒體朋友表示:「只要是流量明星出演的,對不起,看熱鬧可以,我一分錢票房不貢獻!」

他們的優勢已經大不如從前,演技撐不起台面,他們主演的基本全部撲街,他們的粉絲也大多只是停留在每天網上的diss上,需要他們貢獻票房的時候,卻沒有了蹤影!

而大部分聰明的流量明星都在尋求著轉型機會,即使是一個小配角或者是一個客串角色,都願意去嘗試,比如王源出演的《地久天長》,劉宇寧客串的《使徒行者2》;

這說明,在影視行業,人們的審美需求和對藝術的高度是提升的,人們越來越講究好的作品,好的劇本,這是一個進步,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市場轉變,才催生出了更多優質的作品。

比如最近實力派巨星劉德華古天樂的《掃毒2》,依靠影帝出色的演技榮登港片票房之首;

比如正在熱映的餃子導演十年磨一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經播出就爆紅了全網。

4,

所以,海清的困擾並不是她一個人的困擾,而是整個行業,甚至是30歲以後所有女性的普遍困擾,在職場上,比起年輕人,雖然幹勁不減當年,然而自己的優勢卻在進一步下降。

海清在回應電影展的時候告訴記者:「我並不是沒有戲份可演,但是我希望題材能夠更新穎一些。」

在現代電視劇中,海清曾主演過很多現實主義題材的「媳婦」形象,比如《雙面膠》《媳婦的美好時代》。

她的演技是受到肯定的,然而面對年齡的增長和事業的轉型期,在最好的年齡只能去接一些「家長里短」的作品,且都是以流量小花為主,自己為輔的。

想要改變這一個現狀,需要好的原生劇本和用於支撐劇本的強大市場作為動力,否則也只是紙上談兵。

而如果想要打破這一壁壘,營造更好更具有生命力的電視市場,需要不斷的向國外優質作品學習,從根部來保障和提升大眾的審美和藝術需求,讓更多的實力派演員和中生代青年脫穎而出。

為海清的勇氣點贊!

為原生的好劇本點贊!

為市場對於藝術和審美的提升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e5rRmwB8g2yegNDYK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