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有思想的女跑者。
撰文 / 小葉
編輯 / 橙橙
出品 / 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北京馬拉松2小時52分!
平均配速4分05秒!
這是一個純業餘女跑者跑出來的成績。
她就是陶燕茹,很多熟悉她的跑者都叫她小茹。曾經,在她的身上,有很多的標籤:
比如北大學霸。她曾在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拿過多次國家獎學金,專業課成績排名第一,最後保送到北大新聞傳播學院;
比如氣質女神。她長笛練到業餘10級,曾兩次獲得省管弦樂大賽一等獎和「山葉」全國管弦樂大賽三等獎;
比如美女跑者。長相是江南溫婉美人,但身體卻能量無窮。馬拉松跑到2小時52分,共拿到40多個越野賽的女子冠軍。
然而,她卻從來不把這些標籤放在心上。前段時間,在TNF100瀋陽站的賽道上,她被人錯認成另一個越野跑者,小茹表示並不介意。她說道:「很多人把我認成小卡或者大寶,其實,我不介意的。我應該像閆龍飛一樣,在跑圈永遠是個新人。」
那麼,來看看這個新人,到底有著怎麼樣絢麗的跑步生涯吧。
01
終點就在眼前。小茹看了看錶,絕對大幅度破3了。但她並沒有著急,也沒有加速,還是按照自己的一貫配速,穩穩地衝過了終點。
2小時52分46秒。繼2017年無錫馬拉松跑出的3小時10分後,時隔2年半,不僅破3,還大幅度pb。
雖然開心,但小茹並不覺得意外,252的成績在情理之中,「因為訓練量和運動水平都達到了,所以心裡有底,破3是或遲或早的事。」
小茹的第一場馬拉松是2013年的北馬,當時她的成績並不理想,僅為430,「因為在比賽之前我最多跑過10公里,這導致了我在20公里之後都是走下來的。」
不過,經過幾年的苦練,第二次全馬——2016年3月的無錫馬拉松,小茹就跑到了3小時17分。2017年3月,她在無錫再次PB,3小時10分。
不過,因為這兩年都有傷,所以小茹參加馬拉松的次數特別少,「只跑過3個,成績都是3小時13分。」不過,她私下常刷全馬,今年九月底,還自己掐表跑過3小時06分的成績。
這次北馬,小茹並沒有專門的配速計劃。她是跑出去幾公里之後,才開始確定用怎麼樣的配速去跑的。「我每次都是跑出去1、2公里,才能找到按照什麼配速前進的感覺。」
不過,這種「盲跑」卻很成功,證書顯示,她所有的5公里階段配速,都是20分鐘多一點,實在太穩了,「我一直都有保持節奏和勻速前進的特點。」
雖然北京馬拉松跑出了252的成績,但小茹還是很淡定,「其實,我在馬拉松上沒什麼目標和追求,基本上一切都是順其自然。」所以,這次北京馬拉松之前,她並沒有專門去訓練,「一定要說,就是確保賽前不受傷,保持體能狀態良好。」
02
正如小茹所說,她在馬拉松方面確實沒什麼目標,那是因為,比起馬拉松,她更喜歡參加越野。而且從2017年之後,她的主戰場都在越野賽道上。
2015年,小茹跑了自己的第一場越野賽—北京TNF100的25公里組。當時她沒做好準備,賽前沒怎麼上過山,連跑鞋都穿的是路跑鞋,「現在想想,真是太業餘了。」儘管業餘,小茹還是跑出了不錯的成績,排名女子第三。
之後,小茹參加了很多十幾、二十公里的小比賽,始終沒有勇氣嘗試更長距離。2016年底,她開始嘗試挑戰一些30公里以上的越野賽,「當時覺得自己的速度和耐力也都還可以,可能比較適合一些中長距離的比賽。」
於是,從2017年開始,小茹挑戰了很多中長距離的越野比賽,且總共拿到了40多個越野賽的冠軍,讓我們來看看她近三年的戰績:
【2017】
北京三峰連穿 冠軍
北京TNF100 50k 冠軍
巴圖魯關門山100 50k 冠軍
幽州古道100 70k 冠軍
大五台逆穿40k 冠軍
FKT速攀大師北尖站 冠軍
崇禮168 88k 冠軍
巴圖魯松花湖50k 冠軍
柴古唐斯括倉100k 季軍
【2018】
北京三峰連穿 冠軍
北京大莊科50k 冠軍
北京愛江山168 55k 冠軍
北京寶山100 50k 冠軍
喀什胡楊超馬雙日賽 冠軍
張家界山地馬拉松 冠軍
【2019】
北京鳳凰嶺50k 冠軍
金山嶺長城馬拉松 冠軍
龍騰亞丁垂直速攀 冠軍
北京TNF100 50k 冠軍
北京慕田峪長城50k 冠軍
北京寶山50k 冠軍
川西海子山地馬拉松 冠軍
秦嶺TNF 50k 冠軍
大五台70k混雙組 冠軍
輝騰錫勒草原山馬 冠軍
崇禮山地50k 冠軍
北京靈山50k 冠軍
黃龍極限挑戰賽40k 冠軍
吉林四山一湖50k 冠軍
遼寧五女山馬拉松 冠軍
瀋陽TNF 80k冠軍
中央電視塔垂攀 亞軍
寧海100 50k 亞軍
道孚頂石100大師賽 季軍
看完這個成績單,小編只想感嘆:滿眼都是冠軍,太誇張了!
比起越野賽衝線帶來的榮耀,小茹更喜歡賽道沿途的風景,也更喜歡賽道上挑戰自己極限的快感。
跑輝騰錫勒草原山地馬拉松,是小茹第一次去內蒙古,第一次踏上大草原,第一次參加登協的比賽。「賽前一天,我遇到許多羊,看它們吃草,看馬兒喝水,那一刻我不想吃羊肉了。」
在參加黃龍極限挑戰賽的時候,遇到川西強降水,泥石流沖毀道路。高原的雨冰冷徹骨,小茹一度失溫,手腳麻木,顫抖不止。「雖然只有40k,雖然遙遙領先,但真的很想退賽。」之後,在補給站的帳篷里足足喝下一升熱水,她才鼓起勇氣再出發。一路泥濘濕滑,遇到許多氂牛,趟著冰冷的積水,踩著無數牛蹄印,熬到終點。
在瀋陽TNF80公里的挑戰中,因為路太黑,途中小茹摔倒了一次,下巴和膝蓋擦破,當時她立刻爬起來,繼續前行。「其實,我挺喜歡這種近乎絕望的孤獨感。」
在一次次挑戰越野的過程中,她變得不再計較,不再急躁。「因為你要面對複雜的路況,多變的天氣,迷路的挫折,受傷的疼痛……這使我在馬拉松賽場上比別人更包容。」在賽道上,她遇見過很多急躁的跑者,抱怨別人擋了路,抱怨補給站擁擠,抱怨天冷風大,抱怨雨天地滑……但小茹不會,「越野使我坦然接受不確定,也甘願承擔任何結果。」
03
淡然,自律,隨性,是我對小茹最深的印象。
正如被認錯後開心的調侃一般,很多時候,她的這種淡定不僅表現在榮耀來臨時的寵辱不驚,更來自傷病折磨後的自我調節上。
她很淡然。
用小茹自己的話說,跑者難以避免的傷病,她都經歷過:
2016年底,膝蓋內側韌帶拉傷,休養一冬;
2017上半年,腳踝兩次扭傷,因代償作用,足底筋膜炎;
2018年6月,大五台失溫又摔傷,兩根趾骨骨折,休養三月,9月北馬復出;
2019年初,腿傷調整。
尤其2017年,因為傷病而導致一步都不能跑的時候,小茹一度陷入絕望。
她關閉了朋友圈,不再關注跑步的任何消息,怕自己難過。後來經過私教的開導,她慢慢變得平和。「檢驗是不是真愛的標準:當它給你打擊,給你痛苦時,是否還願忍受與堅持。水平與狀態總會波動,隨著年齡增長成績也會下滑,但誠意與真心不會變。」
想開之後,小茹默默祈禱,只要能夠再跑步,即使不能參加比賽,拿不到名次,也會堅持跑下去,「現在能夠跑步了,我會信守對自己的諾言。」
在小茹看來,不因光環迷失自己,不因傷病否定自己,這才是真正的強大。「如果你真愛跑步,請堅持,別灰心。一切都會慢慢變好,要相信身體與心靈的自愈能力。如果你只是愛跑步之外的榮耀、名利、人脈或者優越感,那我沒有什麼建議可說。體育和大自然,都會挑選適合它的人,賦予其使命。」
她很自律。
在受傷的時候,小茹積極地配合著各種康復措施。她每周都去按摩,再也不參加比賽,每周都做三到四次力量訓練,上各種體能課,還請了私教。在這段時間裡,她的自律和堅持給老師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別人休息的時候我也一直在練,有些循環的動作,中間我都是不休息的。」令小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周日,她連續上了四堂體能課。
傷好了之後,雖然工作很忙,但她也會堅持跑步和比賽,「參加比賽,是我為自己努力創造的訓練條件。」對於上班的跑者,不可能像職業選手那樣擁有寬裕的時間,可以從容不迫地執行訓練計劃,只能以賽代練。
「如果工作的忙是可控的忙,那就完全靠自己規劃好時間。晚上要加班,就起早跑步,出差的日子就要起得更早。想跑長距離,就專門空出整塊的時間。我也常常利用午休跑步。」小茹表示,其實,越忙的人,越懂得時間管理。「我發現人在清閒的時候,反而容易拖沓。」
她很隨性。
現在,小茹的身上還有一些舊傷,比如腳踝外側韌帶扭傷,以及小時候左髖關節脫臼留下的一些後遺症。所以,她的訓練都比較隨性,「狀態好就多跑些跑快些,狀態差就少跑些跑慢些,從來沒有嚴謹的計劃,以有氧耐力為主,提高緩慢,但相對安全。」之前,小茹跟過一次間歇,頂過了,聽見足底咔噠一聲,第二天就不能走路了,「所以,我對於間歇訓練特別謹慎。」
「當然,最好避免傷病。但對於我,只能學會與傷病共處,積極康復,調節身心。」即使北馬跑到了2小時52分,拿遍了越野賽冠軍,小茹表示,現在也不是她最佳的狀態:「但人生什麼時候完美過呢,多少都有瑕疵,帶著缺憾去生活,是唯一的出路。」
在小編看來,小茹已經是個很優秀的女生了,但她很謙虛,「我現在仍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依然在成長,在摸索。心智的成熟沒有終點,我也希望自己可以通透地看待生活,看待跑步。跑者追求的是身心合一,知行合一,接受自己的局限,找到生命的平衡。」
之後,小茹沒有馬拉松計劃,年底會跑一些小越野比賽,「我還是一如既往地無計劃無目標,走到哪裡是哪裡,跑出什麼是什麼。人算不如天算,我可以接受命運的任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