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三水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下稱「三水區經科局」)召開媒體通氣會,對近日出台的《佛山市三水區全面鞏固提升實體經濟發展活力「十五條措施」》 (下稱「十五條」)進行專題解讀,新政策措施在企業融資等五大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降低扶持門檻,全面鞏固提升三水實體經濟發展活力。
據統計,三水近3個月內已發出超億元財政「紅包」,支持轄區各類市場主體應對疫情平穩發展。
日豐企業集團三水生產基地通過加大技改力度,近年自動化率不斷提高。圖為日豐企業集團三水生產基地。林洛峰 攝
新出台的「十五條」涉及五大方面,包括:加大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加大企業轉型升級支持力度,加大企業開拓市場支持力度,加大企業創新支持力度,加大涉企政務服務力度。系列政策措施涉及超4億元資金投入。
在落實中央、省、市惠企政策基礎上,三水自2月10日以來出台全面撐企「二十五」條等系列舉措。「十五條」在前期政策措施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延伸和加碼,使三水從疫情防控時對企業「輸血」,逐步轉變為全面復工復產後刺激企業「造血」。
比如,「二十五條」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在疫情防控期間對中小微企業增量貸款,對轄區疫情防控物資重點保障企業一定期限新增貸款貼息,「十五條」則提出從全面加大貸款投放力度、持續擴大「保險貸」融資規模和助力企業渡過資金難關等方面入手,重點破解企業生產經營進入正軌後出現的資金難題。
此外,「十五條」中包含7條創新舉措。比如在創新發展方面,三水首次提出支持企業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聚集城市(佛山市除外)建立「離岸」研發機構,並給予場地租金50%的扶持,單個企業最高100萬元。
三水區經科局有關負責人說,「十五條」堅持「輸血」與「造血」並重,也希望實現「花小錢、辦大事」的預期目標,此次三水出台實施系列措施,注重鼓勵和引導企業強身健體,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不斷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甚至可以「危中尋機」實現「彎道超車」。
據悉,自疫情發生以來,三水已投入巨額財政資金,兌現一系列政策舉措,支持各類市場主體應對疫情,平穩健康發展。據統計,截至4月底,三水為企業撥付補貼8671.9萬元,三水轄區銀行機構年內通過新增投放、轉貸續貸、展期延期、降低利率等措施支持企業1695家,涉及金額78.95億元。
4月16日—5月16日,三水啟動「促消費、惠民生」活動月,期間將發放三批合計90萬張消費券,總金額達3000萬元,預計拉動市場消費超1.5億元。截至4月底,前兩批2000萬元消費券已投放市場,餐飲、旅遊景點、酒店住宿等服務業重啟活力。
【南方日報記者】林洛峰
【作者】 林洛峰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