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講黃芪,怎麼用才能補氣補脾?

2019-08-14     北京十三陵藥王谷

黃芪怎麼用補氣補脾?

1、黃芪的藥用歷史已有2000多年,具備補氣血固表、利濕退腫、托毒放膿、撥毒、增強免疫功能、保肝利濕、抗衰老、降血壓和抗菌的作用。公眾號:北京十三陵藥王谷景區


2、黃芪還富含黃酮、多糖和多種胺基酸,能夠健脾養胃,促進細胞內抗體的合成,調節血壓,降低血糖,提高細胞抗病毒功能。


3、最重要的作用是「益氣固表」,也可以利水。中醫學中,平時體質較弱,容易疲勞,總有乏力的感覺,常常是「氣虛」的表現,貧血是常見的「氣血不足」。黃芪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所以所有中醫認為「氣虛」、「氣血兩虛」的患者都可以用黃芪茶來補充氣血,改善不良症狀,如胡適飲用黃芪茶來養生。


黃芪的適用人群

黃芪是補脾補益的,能夠補氣昇陽,易於助火,所以煩熱盜汗的陰虛內熱體質或內有實熱、常愛上火體質的人,對於表里過剩、氣滯濕阻、積食停滯、癰初或潰瘍後熱毒過多、陰虛陽亢等人員,都不宜經常服用。有些人因先天不足、體質虛弱或衰老而患下肢水腫,這也是「氣虛」的症狀之一,他們可以經常喝黃芪。


食用黃芪的禁忌人群

孕婦不宜吃黃芪.孕婦,尤其是要臨產的孕婦,吃黃芪後,不少人引起過期妊娠,胎兒過大而造成難產。

民間有句諺語「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意思是經常用黃芪浸泡在水中當作茶喝,有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黃芪茶能補中益氣,不油膩,它能改善氣虛和貧血,增強體質,延年益壽。如果熊加入枸杞、黨參、茯苓等藥物,功效更上一層樓。


與黃芪有關的名人名士

胡適是與黃芪茶關係密切的名人之一。據說中年以後,他總是感到疲倦,無法應付。他經常用黃芪代替茶泡水。尤其是在講課前,他總是要喝幾杯黃芪茶,這樣他的精力就倍增了,說話也像洪鐘一樣大聲。

黃芪怎麼用補氣健脾?

中醫裡面認為脾是後天之本,而脾胃派的代表人物李杲就認為「黃芪」作為益元氣而補三焦,黃芪是補氣諸藥之最,脾氣虛弱的人,平時就可以每天用5g黃芪泡水喝。


那麼黃芪還可以怎麼用能達到健脾益氣的功效?

(1)黃芪水煮米飯

白居易到蘇軾,白唐至宋,文人們的餐桌都離不開一道黃芪粥,病後喝,吃素時也喝。

氣虛的人想通過黃芪來補益氣血,達到補氣的效果最好,這裡推薦一個小方法:用黃芪煮水後,大火燒開後小火再煮5分鐘,然後用這個黃芪的水煮米飯,每天早上來一碗黃芪水米飯,長期下來,就能改善氣虛體質。


(2)黃芪黨參山藥粥

黃芪和黨參各15g,生的淮山藥30g,黃芪和黨參提前泡水2小時,山藥記得去皮,切成塊,和米一起煮成粥,這一款養生粥,適合氣虛不耐涼的人,能夠調理氣虛乏力,免疫力低下以及平時畏寒怕冷的人長期食用。本文來源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WE_kmwBvvf6VcSZJwc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