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廣大選派幫扶幹部自覺扛責在肩,積極投身一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踐行初心使命,錘鍊忠誠擔當。
回村抗「疫」的「逆行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後,除部分居家觀察和因病無法到村到崗的,全市有501名選派幫扶幹部主動放棄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時光,提前返回工作崗位,同鎮村幹部一道,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蒙城縣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家住許疃鎮趙集村。得知消息後,大年初一早上,許疃鎮盧老荒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於曉光就來到了村裡,「只有和村裡的幹部群眾站在一起,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做紮實,心裡才能踏實」。
利辛縣馬店孜鎮東門社區黨總支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宋嵐春節假期一天未休,始終堅守在阻擊疫情第一線。她帶領村幹部,逐戶排查湖北返鄉人員和有湖北旅居史群眾,逐人建立台帳,明確聯繫包保人員,每天到家中測量體溫、詢問情況,幫助他們消除恐慌、保持樂觀心態。宋嵐還利用廣播會通報疫情信息、宣傳防疫知識、號召群眾不聚集、不外出,不信謠、不傳謠。
沖在「疫」線的「先鋒隊」
「只要我們每名黨員幹部在疫情防控中不缺位、做到位、有作為,我們就一定會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渦陽縣西陽鎮太平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王偉這樣說。太平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年初二回村後,立即劃分包保網格、明確防控任務,帶頭進村入戶宣傳、逐人逐戶摸排、卡點值守,切實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氣、防控疫情的先鋒模範作用。
譙城區五馬鎮楊樓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陳富華到村後,立即和村「兩委」一起謀劃防控方案,帶頭開展村組疫情監測排查、村小道封閉、主幹道值守、物資分發、返鄉人員體溫檢測、環境衛生整治等各項疫情防控工作。「陳書記平時就很少回家,現在這個時候他能放棄與家人團聚回到村裡,我們必須支持他的工作,可不能給組織添麻煩。」群眾既驚訝又感動。
一個工作隊就是一支先鋒隊,一名選派幫扶幹部就是一面旗。他們堅守在「疫」線,衝鋒在前沿,築起了一道道防控網、防火牆,堅定了黨員群眾戰勝疫情的信心,激發了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磅礴力量。
多方籌措物資的「糧草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場全民戰「疫」中,防護物資保障是決勝之關鍵。選派幫扶幹部發揮自身資源優勢,上下對接、積極協調、全力統籌配置資源,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一線人員自身安全。
疫情警訊剛起,防疫物資極度短缺,渦陽縣天靜宮街道渦光社區的「兩委」幹部進村宣傳、入戶排查、卡點值守,有時一個一次性口罩要反覆消毒堅持戴3天。駐村扶貧工作隊副隊長楊玉彬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跑遍渦陽縣城各大藥房,自費購買100個口罩和12瓶84消毒液等物資,及時保障了一線幹部的基本防護,有效消除了交叉感染風險隱患。
譙城區蘆廟鎮楊莊村黨委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許昌勇第一時間將100斤75%酒精消毒液和電動噴霧器送到村裡,解了燃眉之急。在他的倡議和帶動下,村民踴躍捐款捐物,共同抗「疫」。截至目前,楊莊村群眾累計捐贈資金95746元、84消毒液460斤、75%酒精消毒液360斤、口罩1150個、電動噴霧器4台。
蒙城縣小辛集鄉李廟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在自籌資金購買了100斤75%酒精消毒液和其他防護物資後,又關心起村民的「米袋子」「菜籃子」。他們積極動員村內商超集中採購老百姓關心的米麵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確保群眾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充足,讓群眾吃得舒心、居家隔離安心。
復工復產的「先行者」
當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節。全市選派幫扶幹部迅速響應、主動應戰,積極組織任職村群眾開展春耕春管,做到戰「疫」備耕兩不誤。
譙城區觀堂鎮晨光村黨委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朱貴德精選電視台、電台涉農節目中農作物田間管理知識,通過「村村通」廣播每日播送,指導群眾有序開展農業生產。同時,積極協調本村5戶蔬菜種植大戶與市區2家超市進行無縫對接,既鼓起了種植戶的「錢袋子」,又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
利辛縣城關鎮東風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駐村扶貧工作隊立足實際,提前對全村有外出務工意向的600餘名群眾進行了摸底登記,促成了42人及時復工。
蒙城縣莊周街道九里橋村駐村扶貧工作隊時刻關注著村裡5家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積極幫助種植戶協調生產物資、組織務工人員、指導田間作業,保證了防疫期間不誤耕、不減產、增效益。「我們正在研究改進大棚種植和田間管理技術,疫情期間,更要化危為機、主動出擊,持續擦亮我們的」九里農耕「品牌,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九里橋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王立成如是說。
面對疫情,全市選派幫扶幹部主動扛責在肩、奮發作為,沖在前、干在前,成為抗「疫」復產的「先鋒隊」「主心骨」,為幫扶村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注入了強大正能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U8BpnEBfwtFQPkdFH3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