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南盛鎮大窩村楊山圍貧困戶徐月明的院子裡比往日熱鬧了許多,徐月明的母親打開籮筐後,一隻只可愛的小雞爭先恐後從裡面躍了出來,清脆悅耳的雞叫聲顯得特別動聽,她喜笑顏開地拎起一隻小雞對駐村扶貧幹部不停地說:「多謝你們了。」 無獨有偶,在距離楊山圍村3公里遠的下圍村,貧困戶梁水群入股寄養的6隻小黑山羊正悠閒地玩耍。
原來這是雲浮日報社駐大窩村扶貧工作組為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贈送的「愛心雞苗」,也是該村「一戶一策」「精準靶向」扶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40多歲的徐月明是一個殘疾人,喪失勞動力,平時無法坐立,行走時要依賴一雙拐杖,低保和殘疾收入每月只有300多元;梁水群因患大病,3個子女又在讀書,丈夫在外打散工,收入低,生活較為困難,兩戶均為未脫貧戶。
如何做到扶貧「因地制宜」和「因人而異」精準施策?為切實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近日,幫扶單位雲浮日報社出台《雲浮日報社脫貧攻堅掛牌督導掛鉤聯繫工作方案》,對4戶未脫貧戶建立領導包干聯繫制度,列出問題清單台帳、制定「作戰圖」和「時間表」,實行逐一銷號制。經過深入調研,駐村工作組鑒於個別貧困戶家庭勞力少,或人員患有疾病等情況,決定創新思路,買60隻雞苗和以「互助寄養」的方式送6隻羊羔給這些家庭養殖,以期通過這種方式精準扶貧,逐漸培養貧困戶的「造血」功能,確保4個未脫貧戶按期完成脫貧目標。
雲浮融媒中心
記者:鄭瑤
責編:賴秀梅
值班主任:趙軍鰻
值班總編:盧利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Rh103ABgx9BqZZInS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