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8日訊5月25日,大慶市一家手機店店主趙女士向晚報反映,快遞寄出的手機,莫名其妙被顧客拒收,而她收到退貨時,原本好好的手機竟變成了模型機。
當日,記者針對此事進行了採訪。
商家:
手機返回變模型
趙女士稱,5月7日,上海的黃先生通過她的直播,想買一部華為保時捷二手手機,手機售價13400元。下播後,黃先生添加了她的微信。
「當天,黃先生諮詢了手機的功能,對價格他也表示認可,並轉了500元的定金,我給他發了貨到付款。」趙女士說。
趙女士告訴記者,轉定金當天是5月7日,5月8日她直接給黃先生髮了順豐快遞,對方收到快遞,驗貨後表示不喜歡這款手機,直接拒簽退貨。
「店裡收到快遞,打開後竟是一個手機模型,且還不是華為保時捷的模型,我趕緊通過微信聯繫黃先生,可他已經將我拉黑了,這時我才知道自己被騙了。」趙女士說。
快遞員:
已經申請理賠
事後,趙女士諮詢了大慶為她寄手機的快遞員,該快遞員表示,這種情況他第一次經歷,正常情況下,顧客收到貨,會直接將餘款轉給商家或快遞員。
趙女士說,物流信息顯示,從接單、驗貨、到每一個中轉站,都有相應的記錄,黃先生竟然能偷梁換柱。
「我現在無法聯繫到黃先生,他的手機已經關機,他的名字可能都是假的,因為是貨到付款,對方拒收後手機被調包,上海方面快遞公司也有責任。」趙女士說。
記者隨後採訪了順豐快遞的工作人員,這名工作人員表示,趙女士郵寄手機時,他已當面驗貨,事情發生後,他幫趙女士向上海快遞公司申請了理賠。
5月26日,記者通過電話諮詢了上海順豐方面派件的工作人員,對方表示,當時收件人是拿進房間驗貨的,應該是這個時候調的包,公司正在積極解決問題。
律師:
顧客行為涉嫌違法
採訪當日,記者撥打了黃先生的電話,可對方已經關機。
那麼,趙女士該如何維權?黑龍江鴻大律師事務所秦嵐律師,給出了相關解答。
「顧客直播時購買手機,支付了500元後,商家將價值一萬多元的手機以貨到付款方式郵寄,顧客在得到手機後,將其替換成手機模型,如果趙女士所說屬實,顧客這種行為系已非法占用為目的,通過欺詐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構成詐騙罪,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秦嵐說。
秦嵐表示,遇到這種情況,商家應當及時留存聊天記錄,可以通過微信平台舉報行為人,同時可以去公安機關報警,也可以通過「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站」報警。
「一般情況下,貨到付款的郵件,應當在快遞員或者快遞站點的員工監督下,進行包裹檢查,對於行為人將貨到付款的包裹替換行為,快遞公司沒有盡到檢查義務,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秦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