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地主劉文彩,到底有多富?77年前的祖宅,至今仍富麗堂皇

2021-04-04     小懶貓yen

原標題:四川大地主劉文彩,到底有多富?77年前的祖宅,至今仍富麗堂皇

「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雪花那個飄飄,年來到。」這是經典電影《白毛女》中的主題曲片段。該電影講述了,中國解放前窮苦百姓受舊社會的迫害的故事。

在那個時期的村子裡,地主就像是「皇家」一般的存在。

無論是金錢還是地位,絕不敢有反抗者。電影中的女主角喜兒就因被陷害賣到地主家,之後就經歷了一段非人的生活,直到被解救出來。

中國解放後隨著改革,大地主被一 一落魄。但卻有一戶僥倖沒有受到損傷,77年前的祖宅,至今仍奢華無比。

01僥倖保存下來的大地主家

位於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劉家墩子,有一戶地主,家庭條件在當時那個時代是相當的富有。既然有了物質的充足,那麼精神世界也不能匱乏。

整個家族的孩子都接受了教育,並且學業有成,但唯獨有一個人,卻是怎樣也無法對學習產生興趣的,他就是劉文彩,這位成功將本家發展壯大的男人。

劉文彩的兄弟姊妹們都在外求學時,獨自待在家中無所事事的他突發奇想,走上了一條經商的道路。

在當時人們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思想比較古板,不願意冒險。並且若是地主家,單靠收取土地的租費就可以很寬鬆的地日子。

可劉文彩卻不想吃老本,不富不窮。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在這個商業路上沒有走多久,就發了一筆小財,嘗到了甜頭,便開拓了自己的市場。

在這個農業和工業落後的封建時代,劉文彩大大肆刮土地,並且利用了其他族人的關係,使用各種手段將土地拿下,一舉將本家的土地勢力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

村子裡普通百姓的吃穿住行都得是通過劉家才行,收取稅務,征要糧食,從來沒有一個人敢反抗。並且他家的家族關係網龐大且複雜,人們只能是忍氣同聲,上交財物。

中國的傳統思想里,有一條是「有了錢就想著重新蓋房子」,劉文彩也不例外。

他將自家的祖宅翻新擴大,形成了莊園的模式,無論是建築面積還是內置環境,都領先當時那個時代。

不光如此,他在發財的同時,無形之中還帶動了整個村子的農業、工業以及教育。雖然百姓受到了壓迫,但是在民生方面,劉文彩的行為有目共睹。

02劉家大莊園的建立

劉文彩在建立莊園的時候,正好是外來文化進入中國的時期,就此他借鑑著中歐世紀的建築風格,致使這個距今已有77年的莊園裡,充滿了東方和西方的產物。

相對來說院子裡東方的特色居多,它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表現的得得淋漓盡致但一些小物件卻是帶有濃濃的歐式風格,例如電話、留聲機、紅酒等,充滿了時代的氣息。

並且,院子裡設計的流動河水十分巧妙,它講究中國的一句老話「天時地利人和」,舒適程度和觀賞程度都給人一種心靈般的體驗,讓人嘆為觀止。

古人讚嘆西湖,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可園中的流水的優美性一點都不輸於西湖。可想而知,劉文彩在這方面的投資算是下個重金。

不光如此,院內的一個小椅子都價值不菲,並且採取東西結合的方式,椅子周圍可能還擺放著歐式畫作,整個景色別有一番風味,盡享繁華和奢侈卻不失美的獨特。

院中還種植了各色各樣的花草樹木,種類之繁多,但隨著時代的變更,當日的草木繁華已不復存在了,不過我們可以通過相關的照片了解到,即便是黑白的,依舊可以感受到花開之艷麗。

院子一經建成後,可謂是轟動了整個縣區,人們都想來參觀一下這個盛大而又美麗的莊園。

尤其是生為最會享受生活的四川人,假使能夠擁有這麼一套夢幻般的房子,做夢都能笑醒來。

當時,只要是在川西地區,劉文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且在提他的同時,一定會跟隨著劉家大莊園。

也正是因為太過於精美,莊園在隨後的戰亂和改革的歷程中成功地保存了下來。

03莊園背後的意義

著名作家高玉寶老先生筆下的惡霸地主周扒皮、彝族的民間故事《逼莊》等,依次為我們重現了當時地主蠻橫的時代,以及百姓群眾的苦不堪言。

如今幸好保留下來的這個劉家大莊園,已經成為了一處重點旅遊區,我們可以通過購買進園票,就可以參觀這個在當時被人們所羨慕的大園。

看著琳琅滿目的家具,奢華而又精美,回想著當時那個普通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對比強烈讓人不禁寒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隨著中國的改革,國內原本還有許多同劉家一樣的大地主,但都被冠上了封建的帽子,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今天我們僅僅只能通過這個大莊園,才能切切實實地感受到過去的艱難。

並且感嘆改革的重要,「光明之前有混沌,創造之前有破壞」。

領導曾說過,「開路,這就意味著我們要要有高的理想,敢於革新,敢於創造,創前人未經之道,劈前人未歷之境」。

在院裡感受歷史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親身感受到觀賞度極佳的莊園風光。作為時代的一個代表,劉家的得以保存,能夠警醒我們時刻不能忘記先人們的努力。

我們之所以學習歷史,就是為了不要重蹈覆轍。經歷了失敗就是要懂得成長,並且總結經驗,這才能做到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主旋律。

同時還要堅守改革開放制度,巴爾扎克曾說過,「一切事物趨於完善,都是來自適當的改革」。阿毛認為,我們作為一代青年人更是要緊跟黨的步伐。

今天的中國站了起來,都是靠著英雄戰士們,以及革命前輩們的努力,若是沒有他們的付出,我們必定沒有現在衣食富饒的生活,沒有感受快來溫暖的時光。

銘記歷史的教訓,將失敗的經歷化為養分,滋潤成功的幼苗。創新自我,改革開放,提升技能,爭做新時代有用青年,為祖國事業增磚添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Q_SmHgBMMueE88vp_i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