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100歐元的榮耀手錶ES,到底和手環們有什麼不同?

2020-09-09     科技海岸線

原標題:定價100歐元的榮耀手錶ES,到底和手環們有什麼不同?

在今年的 IFA 展會上,榮耀展出了兩款全新的手錶——榮耀手錶 GS Pro 以及榮耀手錶 ES ,其中,榮耀手錶 ES 定價 100 歐元,跟此前華為、榮耀的其他幾款圓形錶盤設計的智能手錶完全不同,採用非常特殊的長方形螢幕設計。

參數顯示,榮耀手錶 ES 採用的是 1.64 英寸 AMOLED 觸摸屏顯示屏,解析度為 456 x 280。為了進一步貼合手腕,對螢幕和表身做了一定的弧度設計。初看很像是細長版的 Apple Watch,尤其是圓潤的邊框,而細長的外觀設計,又讓人不禁聯想到了華為手環 B6。

在這款手錶外觀曝光之初,就有不少媒體指出,榮耀手錶 ES 「看起來像手環」。而當真機在 IFA 展會上正式亮相之後,這種感覺,更加強烈了,榮耀手錶 ES 真的很像手環。

註:榮耀手錶 ES

註:華為手環B6

這裡說的榮耀手錶 ES 像手環,與我們日常說華為手錶是「大號手環」完全不同,後者說的是功能上與手環產品區別不大,而榮耀手錶 ES 是從外觀到功能都更像一款手環產品——除了價格,細長設計使得 ES 的視覺觀感和華為手環 B6 非常接近,類似的 AMOLED 螢幕、類似的長方形錶盤。

這些年,把華為手錶們說成「大號手環」的說法並不少見,但不管是從電商平台的商品分類,還是用戶的直接觀感,方形或是圓形螢幕的智能手錶就是「手錶」,從來不會因為一兩個具體功能的缺失而被劃分到「手環」裡面去。

這背後的邏輯其實也很簡單,智能手錶和手環的最重要的差距,從來都不是功能上面的區別,而是形態。不管是方形螢幕的 Apple Watch 還是圓形螢幕的華為手錶,它們的形態更加接近傳統手錶,對外觀、材質、螢幕也有更多的考究。而手環類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細長的方形設計,夠輕薄、夠便攜,有剛剛能夠滿足基礎的顯示需求。而榮耀手錶 ES 的長方形的螢幕設計,總讓人不禁聯想了華為手環 B6。

說回產品的產品體驗上來。榮耀手環 ES 採用的是 1.64 英寸 AMOLED 觸摸屏顯示屏,但解析度為 456 x 280,長寬比非常高。

但對於可穿戴這一個產品而言,長方形螢幕的自限性非常明顯,可穿戴設備螢幕的長寬比越高,越不利於信息顯示。一個簡單的例子,華為手環 B6 的螢幕尺寸是 1.53英寸、460*188p,Apple Watch Series 5 40mm 的尺寸是 1.57英寸、324×394p——如果單看參數,華為手環 B6 的螢幕似乎並沒有比 Apple Watch 5 40mm 小多少,但是從觀感和顯示信息量看,兩款設備的差距絕對不是同一個量級的。同理,採用了榮耀手錶 ES 的 1.64 英寸的螢幕顯示能力註定不會比華為手環 B6 好太多,因為長寬比太大,二者螢幕的呈現效果和 UI 式樣都非常接近。

功能上,榮耀手環 ES 特殊的長方形螢幕並沒有帶來特殊的功能體驗,功能跟我們日常見到的「大號手環」並無區別,心率血氧監測、運動檢測、計步、看時間、消息提醒、鬧鐘、天氣……該有的基礎功能都有了,但也僅限於此。

這也是這個產品最讓人困惑的地方。榮耀手環 ES 用上了非常特殊的長方形設計,但這種設計並沒有帶來任何特殊的功能體驗。智能手錶這一品類發展多年,我們也一直期待這個產品能夠更多突破和可能性。但打破了智能手錶固有外觀設計的榮耀手錶 ES,從方形變成了長方形,從智能手錶變得更像是個手環 Plus。

如果面前擺著三個產品:華為手環、華為手錶,和榮耀手錶 ES,那榮耀手錶 ES 就會顯得格外尷尬。手環已經能夠照顧住消費者所有的功能需求,纖細輕薄便於長時間佩戴,性價比優勢明顯,這也是手環這個品類獲得成功的原因。如果有更多的預算,智能手錶又會是不錯的選擇,包括華為 Watch GT、Apple Watch 等等。當然,人各有愛,如果喜歡細長設計想要一款螢幕大一些的手環的話, 榮耀手錶 ES 可能會是個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QVDeXQBd8y1i3sJab9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