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女士在一個黃金銷售群里淘寶。「每克黃金的價格比金店便宜七八十元,好幾個朋友出手了。」記者了解到,在黃金價格呈上漲態勢的情況下,典當行的死當黃金因為價格較低,成為不少市民的目標。
李女士打開死當黃金銷售群,裡面有群主上傳的圖片和視頻,典當行出售的黃金、黃金飾品等的樣式、重量等信息,都可以看到,還可以和群主交流。李女士告訴記者,有多年投資黃金的朋友,多次通過這種方式購買黃金和黃金首飾。「我最近見到的一次,金店黃金銷售價格每克400元出頭,死當黃金銷售群里的報價為每克300多元,便宜八十多元錢了。」李女士產生了興趣,跟著朋友加入死當黃金銷售群,併購買了一件黃金飾品。
在柳巷一家金店,記者了解到,消費者購買黃金首飾的價格,是在上海金交所黃金原料價格的基礎上進行加價,包括設計、加工費等。「加價,各家有各家的價碼。」一名銷售人員說,一般牌子越大加價越厲害。而在典當行,不論什麼品牌,通常都是按金交所某一個時點確定的價格收,只是當黃金原料收。如果當期到了,顧客仍然沒有贖回,典當行會聯繫顧客。顧客繼續當就需要續費,不再當也不贖回的超過一定期限,典當行按照死當商品進行處理。出售時是在收的價格上,根據市場行情加價出售。不涉及品牌、設計、加工等方面的費用,價格因此會低不少。
價格低、款式也相中了,但柳敏還在猶豫。「當鋪里賣的黃金可靠嗎?」她說出不敢出手的原因。記者聯繫到李女士的朋友,對方表示,一開始也是小金額嘗試,和典當行彼此熟悉後才購買比較昂貴的。而他們所在死當黃金銷售群的群主說,典當行監管嚴格,需要經過公安、商務等多個部門,並取得《典當經營許可證》《特種行業許可證》等證照才能營業。對收來的物品,典當行需要查驗,防止收到贓物等問題典當物品。在正規典當行買東西是比較有保障的。像黃金這樣的貴金屬,典當行也配備了檢測儀器,消費者可以先檢測再購買。
「黃金的保值增值能力、變現能力都強,在具備風險承受能力的情況下,市民作為一種投資手段還是值得選擇的。」一家銀行的理財經理劉先生說,不過,對黃金回購,不同機構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有的只收自己售出的黃金。市民從死當中投資黃金,還應注意黃金的變現渠道和要求。而對於黃金首飾,如果只是個人作為飾品,就不用考慮這麼多。本報記者何寶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PkcKmwBmyVoG_1ZFt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