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並不是一座山,而是由五座大山組成,環繞其中的就是台懷鎮,分為東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座高峰分別供奉著文殊菩薩的五個法身:東台望海寺供聰明文殊、南台普濟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獅子吼文殊、北台靈應寺供無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
到五台山的遊客不僅僅是來祈福的,也有不少遊客是專程來這裡看歷史建築的。
五台山佛教建築群始建於漢明帝,重修於清代,現時殿宇多為清代所建。現存有唐代以來七個朝代的寺廟68座,主要有唐代建築南禪寺、佛光寺,宋代建築洪福寺,金代建築延慶寺、岩山寺,元代建築廣濟寺、三聖寺,明代建築殊像寺、顯通寺、塔院寺、圓照寺、碧山寺等,清代建築菩薩頂、鎮海寺及民國建築南山寺、普化寺、龍泉寺、金閣寺、尊勝寺等。
顯通寺,看五台山歷史最悠久的寺廟
這是一座青廟,是五台山青廟之首,是五台山眾多寺廟中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寺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座寺院,建成僅晚於洛陽白馬寺。當年漢明帝請來印度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在京都洛陽建白馬寺;同年兩人來到五台山,建造了顯通寺,揭開了五台佛國的歷史。顯通寺也是歷朝歷代的皇家寺院,現存建築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顯通寺有三大看點:全木結構的大佛殿、全銅鑄成的銅殿、純磚結構的無量殿。
全木結構的大佛殿
純磚結構的無量殿
全銅鑄成的銅殿。左側的銅塔為明代萬曆年間鑄造。
顯通銅殿,這個銅塔是1989-1993年鑄造的,原來唐代鑄造的已被毀掉。
顯通銅殿
小貼士:
在購買五台山進山門票後,前往顯通寺還需要小門票10元。
菩薩頂,看清朝皇廟及五台山黃廟之首
這是一座黃廟,是五台山黃廟之首,清朝皇室的皇家寺院,康熙、乾隆皇帝來這裡朝拜過,寺院中還保存有皇帝的御筆匾額和石碑。因為是當年的皇家寺廟,主要殿宇外觀如同皇宮大殿,內部布置卻具有濃郁的喇嘛教風格。整座寺廟順山就勢而築,壯觀宏偉,加上紅柱紅牆,黃色的琉璃瓦,顯得金碧輝煌。文殊道場、五台山黃廟之首、清朝皇廟,這些背景使得整個廟閣的風格和一般寺院有所不同,很值得一覽。
菩薩頂是五台山黃廟之首,順山就勢而築,壯觀宏偉。
菩薩頂
碑亭
乾隆御碑
小貼士:
1、在顯通寺後面的山坡上,需要爬108級台階才能到達。前往菩薩頂的路途上,可以路過圓照寺和廣宗寺。
2、小門票:10元。
黛螺頂,體驗轉遍五座台頂,朝拜五尊文殊菩薩
五台山並不是一座山,而是由五座大山組成,五座高峰分別供奉著文殊菩薩的五個法身。虔誠的佛教徒除了朝拜台懷鎮的寺廟外,還要轉遍五座台項朝拜五尊文殊菩薩,全程近百公里。於是在台懷鎮的黛螺頂上,人們把五個台頂的文殊菩薩五種法像集中塑在一起,來到這裡也就等於上了五座台頂,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薩。黛螺頂是一座寺,位於陡峭的半山脊黛螺頂上,前往黛螺頂可以步行,也可以坐索道。
黛螺頂是人們通常說的「小朝台」,來這裡朝拜,等於轉遍了五座台。
黛螺頂是人們通常說的「小朝台」,來這裡朝拜,等於轉遍了五座台。
黛螺頂
黛螺頂是一座寺,位於陡峭的半山脊黛螺頂上,前往黛螺頂可以步行,也可以坐索道。
前往黛螺頂的馬道
小貼士:
1、步行可走1080台階、馬道,亦可騎馬上山,走台階路上山會相對好走,而且在半山腰會路過一個善財洞。騎馬或者走馬道的話,路較緩也比較繞,灰塵大。
2、小門票:8元
南山寺,看最精美的石雕和泥塑
南山寺是五台山規模最大的寺院,整個寺院依山而建,寺內的石雕和泥塑非常精美,內容包括佛教傳說、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圖案,堪稱五台山一絕,不容錯過。南山寺大雄寶殿有現存最完整的塑像,大殿兩側是十八羅漢的泥塑,這些工藝水平在五台山所有大雄寶殿的同類塑像中首屈一指。最上三層的佑國寺石雕非常豐富且精美,幾乎是無石不雕。在這裡,可以望見中台、北台、南台。
位於第三層的佑國寺
佑國寺的石雕非常豐富且精美,幾乎是無石不雕。在這裡,可以望見中台、北台、南台。
佑國寺的石雕
佑國寺的石雕
佑國寺的石雕
小貼士:
1、 因比較遠,故遊客較少。
2、 寺院的建築群共有七層,分為三大部分,下三層名為極樂寺,中間一層稱作善德堂,上三層叫做佑國寺。
3、無需小門票。
龍泉寺,看三件藝術瑰寶
龍泉寺創建於宋代,明代重修,清末至民國初年重建,寺內的影壁、牌坊、墓塔是三件藝術瑰寶。108級台階底部的照壁正中的漢白玉石雕內容可看作五台山主要寺廟的微縮示意圖,台階上的三門四柱牌坊全部用漢白玉石雕造而成,都採用鏤空雕法,整個牌樓雕滿多種圖案,是民國年間花了10年時間雕成的稀世之寶。中院的墓塔全部用漢白玉石做成,十分精美。雖然位置較遠,但非常值得一看。
石牌坊
三門四柱的石牌坊,全部用漢白玉石雕造而成,都採用鏤空雕法。
龍泉寺的108級石板台階
石牌坊一側
小貼士:
1、距離台懷鎮5公里左右,如果從五台山西門進來,在公路右側就能看到龍泉寺。
2、無需小門票。
堅持原創!我們一起浪跡天涯!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
如果您喜歡我的原創文,也請關注我並點贊。
@林子,多平台旅遊達人,旅遊自媒體人,擅長路線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