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已經播出了三十多集,原本以為隨著劇情的推進,很多秘密會被一一解開。但讓人不解的是,越到後面越感到一層層迷霧的存在,很多人物遠遠不像是觀眾剛開始看到的那般簡單。
就拿追查狼衛的衙門靖安司來說,這其中的五個人物,除了崔器,都深不可測。
崔器是個粗人,他並不複雜。張小敬說,哥哥是賊,弟弟是兵,有意思。他在隴右道當了九年兵,這九年他攢了八十四個人頭,是個悍將。他在旅賁軍任旅帥,是皇帝安排給太子的。他曾為了前途搖擺過,但最終當危機來到時,他選擇了用死亡,捍衛自己的尊嚴,他的確也贏得了尊重。
姚汝能,一代賢相姚崇的後人,他和李必隨太子一同長大,相處十幾年,看起來不像是壞人,但他卻是右相林九郎安插在靖安司的暗樁。他出賣太子,是因為在他看來,太子不該私自屯兵。他也看不慣右相,背叛卻沒有唯命是從。他活得很掙扎。為了檀棋的幾句挖苦,他深入右驍衛大營;被張小敬的執著,激發出骨子裡的正義;又因為檀棋,他殺了兩名右驍衛,背叛了右相。亦正亦邪,遊走在慾望和初心鬥爭的邊緣。
李必,看起來聰明,劇中人物也贊他聰明,只有觀眾卻看不出他聰明在哪。是編劇把他塑造的太單純了?還是別人看走了眼?當然不是,李必的不簡單,在於他的大局觀,他不是為太子,而是為唐朝基業在查案。雖然每次查案,他總是慢人一步,查案很大程度歸功於張小敬,但是他具有敏銳的洞察力。何監,郭利仕,林九郎,在長安城裡最權威的幾個人眼中,李必都是將來必成大器的人。他並不像觀眾看起來那樣簡單,他深諳皇權力之道。
龐靈,他不簡單。原著小說中,他是被安插在靖安司的暗樁,是幕後人物。電視劇如何改編,尚不可知,但能知道的是,他是靖安司一派人物中,僅存在靖安司中唯一的人。他是一個報時的人,每一集裡都有他出現,他代表的不僅是時間,更是本劇的節奏。他到底是屬於哪一方的人?
檀棋,這人不簡單。她曾經被很多人懷疑過,她很可能是暗樁。但是,檀棋跟了李必很久,她會是誰的暗樁?她有林九郎的玉佩,這一點很可疑,也是她唯一被拿來看作可能是暗樁的一點。她會是誰的人?檀棋曾和張小敬說過,她小的時候也是富貴人家。那為何十歲成了奴隸?她的父母去了哪裡?原著小說中檀棋的設定是混血,那麼在當時的背景條件下,她會是胡人嗎?會和安祿山史思明有關係?不得不說,這個角色,選擇了有著異域風情的熱依扎來扮演,就保留了一份懸念,她不是長安人。
靖安司是唐玄宗新近設立的衙門,這裡面的人都是李必從朝廷各部親自挑選的。但即便如此,還是難免會出現暗樁。在權力盤根錯節的長安,沒有誰能保證自己永遠乾淨。
能夠讓每一個人物都如此豐富,足以證明編劇的能力,簡直是登峰造極了,不到最後,真相就不會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