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俘到法蘭西英雄,去世後中國為他降半旗

2021-05-31     夜讀史書

原標題:從戰俘到法蘭西英雄,去世後中國為他降半旗

二戰期間,英國首相邱吉爾接待了一位遭政府排擠的法國將軍,面對他的要求,邱吉爾質問:「將軍閣下,你的想法能代表全法國的意志嗎?」滿面倦容但眼神堅定的將軍擲地有聲回復道:「沒有一個政府能有權合法地出賣他的祖國和人民,現在法國被德國入侵,政府已經放棄抵抗,只有我堅持抵抗,一旦現任政府宣布投降,我將代表法國人民執掌戰時政權。」這個站在邱吉爾面前的法國將軍就是戴高樂。

戴高樂出身法國的知識分子家庭,自小視法蘭西尊嚴高於一切。1909年進入聖西爾軍校後,戴高樂選擇成為一名直面炮火的步兵,接受血與火的洗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戴高樂輕傷不下火線,最嚴重的一次是凡爾登戰役時吸入毒氣昏迷,戰友以為他已經殉國,就把他留在戰場,結被巡邏的敵軍俘虜。

戴高樂先後輾轉於多個戰俘營,度過長達三十二個月的監禁生活。即使身陷囹圄,戴高樂依然依然儘自己所能支持法國。在獄中,他通過大量書刊了解德國的情況,多次進行戰爭形勢分析講座。不甘被俘的他多次試圖逃出戰俘營,但五次越獄都沒有成功,每次越獄失敗後都被關進堡壘或懲罰營。直至1918年戰爭結束,戴高樂才走出戰俘營。

在此後二十餘年時間裡,戴高樂仍在軍中服役,軍階也晉升至上校,擔任第507坦克團團長。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國形勢急轉直下。1940年,戴高樂被任命為任臨時准將。然而他很快發現,政治場上的鬥爭有時候比戰場上更加殘酷和艱難。巴黎淪陷後,納粹德國任命原法國陸軍元帥貝當接任政府元首,組建傀儡政權。

戴高樂不甘心淪為納粹鷹犬,堅持主張與德國開戰。在得到邱吉爾允許後,他通過英國廣播公司發出抵抗號召,希望召集軍隊收復法國。貝當政府對這個唱反調的將軍十分惱怒,對戴高樂降級停職處理。開庭審判時,戴高樂沒有出席,被議會認定叛國判為死刑。

一腔報國熱血被政治形勢阻撓,戴高樂認識到軍隊與政治相互引導的規律。他發揮逢山開路的精神,頂著種種壓力組建「自由武裝軍隊」,擔任自由法國的領袖。1944年,戴高樂被推選為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總理。

法國解放後,迅速恢復國民政府的權利。戴高樂是堅定的改革派,他提出了比較激進的憲法草案。但法國民眾還沒有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大家懼怕變革帶來難以預見的後果,因此紛紛表示反對。在政壇受到重挫的戴高樂被迫向國民議會主席提出辭呈。

戴高樂沒有放棄「讓法國居於歐洲領導地位」的志向,他為之奮鬥了大半生的目標不是一次失敗可以改變的。1947年4月,戴高樂再次當選總統。他主張任何黨派都可以加入法蘭西人民聯盟,但再次遭到民眾抵制,他被禁止在廣播電視發表講話,不得不到處奔走,無意間培養出許多追隨者。

戴高樂總是因想法前衛顯得不合群,但他的主張多次證明是正確的。他拒絕美國以監護名義的控制,於1968年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致力建立屬於歐洲的聯盟,不惜摒棄對德國的仇視主動聯繫。為了加強法國在全世界的地位,戴高樂對亞洲,拉丁美洲以及1960年以來獨立的非洲國家拋出橄欖枝,為法國營造出適合發展的國際環境。

1970年11月9日,戴高樂與世長辭,安葬在早年去世的女兒墓地旁邊,墓碑上只有「夏爾·戴高樂1890-1970」字樣。值得一提的是,戴高樂去世後,中國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新華門前、外交部等三處的國旗均降半旗,向這位偉大的法國老人致哀。

海明威曾說:「人可以被打敗,但不能被打倒。」戴高樂多次被打敗,但從未被打倒。他為捍衛法國的地位和榮譽奮鬥終生,法國人民也沒有忘記他的貢獻。2005年,法國國家二台舉行的「法國十大偉人榜」評選,電視觀眾評選戴高樂為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MILw3kBlZq2aKrPOy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