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頂級衛生官員正在討論是否要更新政策,建議來自中國其他地區的人士也要自願隔離,以減少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健康專家又稱,這將是一個重大的決定,必須小心權衡利弊,因為它不僅給被隔離者帶來很大不便,甚至可能損害加國醫療的公信力。
上周,加拿大聯邦和各省衛生官員開始要求來自疫情中心、中國湖北省的人士返加後,在家中自我隔離2周,以防止病毒傳播。但是中國的疫情仍在發展,加拿大首席公共衛生官譚詠詩醫生稱,有關建議可能擴大到要求從中國其他地區入境的人士都要隔離。
譚醫生本周在與記者的電話會議上說,我們正在與各省和地區同步考慮,這一政策是限制人們的活動,所以必須要平衡各方面因素。
自願自主隔離的建議與聯邦強制隔離不同。目前,有數百名從湖北撤離的加拿大人正在安省加軍基地接受強制隔離。
再早前,溫哥華、多倫多和蒙特婁的國際機場已經開始對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篩查,對於來自武漢的人士詢問是否出現症狀,並要求他們自我檢測,如果出現發燒、咳嗽或其他症狀要立即聯絡衛生局。
譚醫生說,機場的篩查顯示,每天約有70-80人從湖北地區抵達加拿大。
篩查和自願隔離政策說明加拿大官員開始擔心病毒會人傳人。世衛組織在最新的警告中已表示,新冠病毒是嚴重的危險。
上周,卑詩省官員稱,溫哥華地區的一名女子接待了來自武漢的親戚後被確診感染,兩天後,這兩名來訪者也都確診。
卑詩大學急診醫生、教授Michael Curry指出,隨著疫情的擴散,自我隔離政策會擴大到來自中國其他地區的人士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加拿大的政策並沒有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嚴格,這些國家已經全面或部分禁止來自中國的旅客。證據顯示,關閉邊境也許可以延緩病毒擴散,但無法阻止病毒。
曼尼托巴大學新型病毒加拿大研究主席、助理教授Jason Kindrachuk指出,加拿大官員決策的主要依據可能是病毒在中國和其他國家人傳人的機率,同時又需要謹慎行事,因為隔離對經濟、社區和個人構成壓力,一旦做錯將損害整個醫療體系的信心。
Kindrachuk曾前往利比亞處理伊波拉病毒,他說,政府的隔離和強硬手段導致民眾的恐慌和錯誤信息。
另外目前還不清楚自我隔離的人士是否能申請失業保險金或其他補助。聯邦衛生部長Patty Hajdu周二在記者會上表示,那些因為隔離而遇到困難的人士應向政府提出,政府會評估情況決定採取什麼行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MDNPnAB3uTiws8Kank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