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後,學生一時不適應怎麼辦?學校家長聯動,及時向心理老師反映

2020-04-20     杭州網

杭州新聞客戶端訊 今天(4月20日)下午3點,浙江省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四十四場)。

記者提問:現在很多年級開學了,很多家長和學生心裡很焦慮,請問如何建立心理防線?

心理學專家、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教授傅素芬:

現在放假三個月了,學生長期宅家。有些孩子和家長頻繁發生矛盾衝突,比如上網課時玩遊戲,作業馬虎,甚至不做作業。有的家長說,再不開學,我們家裡就成戰場了。

疫情不僅僅是一場生命教育,也是一場心理教育。學校層面,需要細心觀察學生行為範圍,如果有很大變化,需要和心理老師反映。學校加強心理活動課程,提高學生自我調試能力。作業完成情況等,要逐漸提高要求。

家庭層面,家長學會傾聽心聲,無論孩子有什麼抱怨,都要放下手頭工作,傾聽孩子需要。比如孩子說:「我真的不想去學校?」家長可以說:「你能說說,為什麼不去學校的原因嗎?」而不是說「你不去學校能做什麼?」要先聽聽孩子的心聲,讀懂孩子心理需求,不要指責和評判,更不能挖苦。家長要以身做榜樣。

學生層面,小學三年級以上的,要知道我們也是第一責任人,要掌握心理知識。

這裡有一個心理調節工具箱:

1、加強日常運動,健康睡眠;

2、對自己提要求,我要做而不是你要我做,做好每日的學習任務;

3、每天安排放鬆時間。尤其是初三高三,可以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喜歡寵物的,逗逗寵物。要保護好情緒,如果預防煩心事,可以向同學、家長、老師反映。我要控制情緒,而不是讓情緒控制我。

如果這些還是不能安心下來,可以求助學校心理老師或專業心理醫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J7AmHEBnkjnB-0z57i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