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配音、刷爆B站,這部被無數人種草的9.9分紀錄片根本不夠看

2020-01-22   INSIGHT視界

文 | 申易

From:一人一城

微信號:yirenyicheng01

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擺渡人

Ferryman

最近B站出品的一部紀錄片火出圈了,上線一個月,拿下豆瓣9.4,B站9.9的高分。

看過的人奔走相告瘋狂種草,沒看過的人抓緊時間補課,還不忘在彈幕上畢恭畢敬的留一句:對不起,來晚了……

據說很多人看這部紀錄片,一開始是衝著「胡歌」的配音去的。

然而,最後卻被片子徹底圈粉,甚至看到後面人們已經自動忽略胡歌的聲音,只記得——

《但是,還有書籍》。

圖源@豆瓣

《但是,還有書籍》,但是主角卻不只是書籍,導演另闢蹊徑,把鏡頭對準了書背後的那群人。

出版商、編輯、二手書店老闆、翻譯、繪本作者、舊書收藏者…

他們隱身於書籍背後默默耕耘,不懈探尋著文學的礦脈;又或以細微瑣碎的工作,搭建起跨越語言的橋樑。

他們如同擺渡人穿梭在字裡行間,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為讀者擺渡……

「打卡

開電腦

然後看看豆瓣

再看會兒稿

完了看看郵箱有什麼事兒

然後一天就過去了

……」

說這話的的是後浪出版公司文學部主編,朱岳。

簡單的黑色T恤,背著一個白色帆布袋,身形瘦削頭頂稀疏,整個人看起來又佛又喪。

朱岳的T恤上寫著「精神恍惚」四個字,這也是他描述自己做編輯前10年的日常狀態。

枯燥且繁雜的編輯工作十年如一日,填滿朱岳的每一天。

能夠讓他感知到時間流逝的標尺,就是手頭書籍的編撰進度,以及日漸慘澹的頭頂。

時不時被同行問起近況,只能一臉尬笑,「還那樣」。

雖然現實世界有點慘澹無趣,但他的精神世界很豐富。

朱岳把所有奇思妙想和天馬行空都放進自己寫的小說里,長著麵條手指的女孩;胸腔里長著小型影院的默片人;以及靠讀書提高戰鬥力的刀客……

很長一段時間裡,朱岳都把「編輯」當作餬口的手段,寫小說才是他一直以來的志業。

用他自己的話說,「寫小說的才是上帝,編輯是在當僕役。

直到有一天,他偶然讀到了一本書,袁哲生寫的《寂寞的遊戲》。

袁哲生是位非常有才華的台灣作家,可惜39歲就自殺了。

而那時的朱岳剛好也39歲,也許是知識分子間惺惺相惜的氣場吸引,朱岳一口氣把書讀完,深受震撼。

他覺得這本書絲毫不遜色於他讀過的任何一位西方大師,這也讓他第一次萌生了要認真推一本書的想法。

「這樣優秀的作品不應該被埋沒,一定要引進大陸讓更多人看到。

但,理想再豐滿,也抵不過現實的骨感。

他讓負責營銷的同事跟100多個人推薦,反饋慘烈,「都不願意要,白給都不要」。

朱岳氣不過,親自出馬,找鐵哥們兒推銷。結果對方一句「我不看」,把他氣了個結結實實,一怒之下拉黑對方。

大概做一個好編輯的前提就是需要一點「軸」吧,在朱岳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寂寞的遊戲》終於不再「寂寞」,不但得到業內好評,拿了很多獎,還收穫了一批鐵粉兒。

經過10年的渾噩後,朱岳才終於找到堅持這份職業的力量——有些好書,自己不去發掘,那不久後,它可能就會永遠消亡。

「我使勁去推廣它,還是會有人去認可這個東西的。」

回過頭來想想,朱岳的碰壁是情理之中的。在人人唱衰實體書的當下,又有幾個人願意像朱岳一樣在紙質文學上「孤注一擲」?

但在十分「理想主義」的朱岳看來,華語文學將要出現一場爆炸,而他,則要做點燃這場文化爆炸火種的「普羅米修斯」

除了推廣鮮為人知的優秀作品,另一件壓在朱岳心頭的大事,是挖掘和培養在這個時代依然堅持文學創作的「野生作者」們。

鏡頭前,他誠懇而專業地與幾位新人寫手交談、傳遞經驗。

為了幫助「野生作家」們能夠破土而出,他堅持使用紙質書本推廣的同時,也不放過任何一絲可利用的機會,比如小小的腰封。

這種對書籍執著而又深沉的熱愛,正是獨屬於書籍編撰者最樸實的浪漫。

但朱岳很清楚自己走了一條漫長又艱難的道路,投入大,收益小,費力不討好。

為此,他也時常陷入焦慮,片中有一個小動畫,描繪了朱岳的一個夢。他夢見純文學書籍的銷量特別差,自己完成不了KPI,頭髮掉得非常厲害。

後來他還在豆瓣上成立了一個小組,名叫「禿頂會」,他自稱是會長。

動畫中的漫畫形象出自朱岳之手

煩惱歸煩惱,朱岳始終相信,華語純文學的未來,還會是一片肥沃豐饒的土地,他願意做那個播種子的人。

「我們做出版,不能總是靠利用人性的弱點去發大財,而是要去認識、彌補和克服這些人性的弱點,這才是我們的天職所在。」

雖然頭髮越來越少,但他心裡的那團火卻越燒越旺,他知道那是支撐自己的希望。

當然,在書這個領域裡,有人甘於編舟、有人勤於擺渡。

但不是只有業界大牛才能擔得起書籍「擺渡人」的角色,有一些人,僅僅因為心中的熱愛,就足夠讓他們一頭扎進書海,成為「推舟入海」的助力。

Lulu和蝸牛,是一對讓人羨慕的神仙眷侶,也是上海一家書店的店主。

倆人愛書也愛旅行,別人都是「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他們卻想把兩個都帶上。

「2012年的那個元旦,我們出國旅行了一段日子,當時就覺得我們旅行的時候就沒法開書店賣書了,有沒有一種可能,開一輛書車,把書都帶上。

2018年,他們載著一車精心挑選的書,開始了自己醞釀已久的漫遊中國計劃。lulu和蝸牛的書車,從上海出發,足跡踏遍祖國11個省市,行程9000公里…

移動書攤的身影出現在不同的場景里,公司樓下、咖啡館前、音樂節上、甚至菜市場裡,也會出現在那些沒什麼書店的18線小城鎮上。

他們賣書,也交換書,邂逅有趣的人,也聆聽別人的故事。

有一次,他們把書攤,擺進了都江堰一個不起眼的菜市場裡。

隔壁賣水果的老闆,打量了他們很久,老闆說他平時不怎麼看書,但是想給女兒買一本書。

lulu給老闆推薦了《小王子》。

「我想對於他女兒來說,能從爸爸手裡收到一本書,一定是印象筆記深刻的時候。」

可以想像,當女兒收到「五大三粗」的老爸送的書,應該會很吃驚詫異吧。

但對這對父女而言,這本不起眼的《小王子》很可能會成為父親走進女兒內心世界的一把鑰匙。

還有一次,lulu和蝸牛把移動書攤開到了上海的岑卜村。

這個村子裡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來的都是干農活的中年婦女、老人和留守兒童。

把書攤開到這兒,有沒有人看都是個問題,更不要說賣出去了。

但lulu和蝸牛卻覺得無所謂,還是執拗的在馬路邊上支起了攤位。

村民們起初是好奇,後來紛紛圍上來,她們一手扛著鋤頭一手好奇的翻著桌上的書……

lulu扯著嗓子喊,「這裡的書都可以打開看,沒開封的也可以看,書就是希望它被看。

有個準備出門幹活的大姐,在攤子前擦了擦手,拍走了上面的灰,拿起了攤子上的詩集。

一個常年勞作原本不拘小節的大姐,在面對一本書的時候,流露出的是對知識的尊重和對文字的敬畏。

讓小城君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幕,一個原本在曬太陽的老奶奶,在書攤旁坐了下來,低頭翻閱一本關於農村老人的攝影集。

奶奶粗糙的手在書頁上輕輕摩挲,仿佛面對一位久違的老友,嘴裡嘟囔了一句,我好久好久沒有看書了。

這些老人最後都沒有買書,也許這些書對他們的生活也產生不了多麼大的影響,但這份短暫真實的快樂卻可以陪伴他們很長一段時間。

lulu和蝸牛所做的,就是分享這些簡單的快樂給更多的人。有人說他們是浪漫英雄,因為現在還願意用流動書攤傳播閱讀種子的人不多了。

但Lulu和蝸牛相信,總有一些幸福感,是沒辦法用金錢衡量的。

「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是免費的,比如陽光、空氣和水。我們用一種分享的而方式讓更多人體會到這種感覺,他們可以通過分享,去換取更美好的東西。

《但是,還有書籍》故事很短,想表達的很多,因為導演太想為這些「以書為夢」的人們發聲了。

每集30分鐘,3個主人公,3種身份,他們形形色色,構成了浩瀚書海里的眾生相,真實反映了書籍行業的日常。

他們是名副其實的「書痴」,更是這個時代的拾遺者,每個人都試圖以一顆純真的赤子之心,去捍衛心中的那片凈土。

比如,這裡有耐得住十年清冷寂寥,隱身書海把冷板凳坐穿的古籍編輯——俞國林。

入行19年,卻甘願用13年光景悉心打磨一本大獲好評卻銷量欠佳的「巨著」。

2017年俞國林獲得古籍整理獎·編輯獎,獎金10萬元,他二話沒說直接捐給了古籍整理出版基金會。

這樣的人,你能說他不酷嗎。

比如,翻譯《百年孤獨》的北大西語博士范曄。

他走出象牙塔脫下西裝革履,日夜枯坐案牘重讀馬爾克斯巨著,為了把握作者的語言風格,他把原版書翻了一遍又一遍,讀到最後直接散架。

全情投入10個月心血,換來杯水車薪的稿酬,我們關心他們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但范曄關注的卻是,如果再多給我點時間,還能翻譯的更好。

還比如,為孩子們造夢的繪本插畫師——熊亮。

為了畫一個夜晚的森林,他會半夜翻進了野生林子裡,會毫不在意地跳進水裡,游野泳…

再或者走進大自然做一些「無聊的觀察」。

茂密的樹木,冒頭的蘑菇,樹枝上的蝴蝶、緩緩爬行的螞蟻、瓢蟲,飛鳥,浮游……都是它的觀察對象。

而你知道,把孩子的童年交給他,就是一百萬個踏實放心。

胡歌配音、刷爆B站,這部被無數人種草的9.9分紀錄片根本不夠看

在手機壟斷都市人精神生活的今天,或許讀書已經不再是一件時髦的事了。

幸運的是,這個世界裡,總有那麼一群人,他們並沒有忙著追趕時代,而是努力地守護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讓它們被流量的洪流破壞。

「因為熱愛,所以想要進步,因為想要再突破一點,所以大家的眼裡,永遠都有光。

生活如斯艱難,但是,我們還有書籍;

星辰大海太遠,幸好,我們還有書籍。

[1]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

[2]豆瓣:《但是,還有書籍》導演手記

[3]烏鴉電影:9.9,B站太猛了,這國產新片,根本不夠看!

本文系授權發布,作者:申易,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人一城(ID:yirenyicheng01),帶你探尋美好空間,認識更多有趣的人、事、物。.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歡迎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