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這麼豪!頓頓吃鮑魚?

2019-06-17     嵊泗旅遊

中國人愛吃,天上飛的,地里長的,水裡游的,一一皆可食。簡單者如一瓜一蔬,豪奢者如鮑魚燕窩,各有緣分,經煙火,歷時間,便是人間美味,口齒間咀嚼,綻放味蕾,溫暖腸胃!這就是食物的力量,是生活的情懷,亦是生活的養分!而大海富饒的嵊泗,自有多如繁星的海鮮食材可品味。但眼下嵊泗人的餐桌,竟然頓頓有鮑魚,有點厲害哦!

那個是「鮑魚」嗎

入夏後,嵊泗人的餐桌又有一味時令海鮮常常出現,便是被大家誤認為鮑魚的胭脂盞。胭脂盞是嵊泗人土話的叫法,這種海鮮學名叫嫁。頂著一個青灰色的外殼,下面就是柔軟的肉,看著很像貝類吧?其實胭脂盞是最原始的螺類呢,那頂著的殼,像不像一頂帽子?所以也有帽貝的別稱。

胭脂盞個頭不大,最小的只有指甲蓋大。但別看它小,那柔軟的肉可是能緊緊吸住附著的礁石,能夠承受幾百斤的拉力呢。胭脂盞的螺肉雖然吸附力強,肉質卻極好,不同於一般海鮮的滑嫩,胭脂盞肉感醇厚又有嚼勁,和鮑魚相似,加之營養成分不遜色,方得了小鮑魚的美稱。

想吃「鮑魚」不容易

胭脂盞一般附著著營養豐富的潮間帶岩石上生長,在舟山沿海一帶多有分布,嵊泗的泗礁、黃龍、花鳥、枸杞、嵊山因為海礁繁多,所以最多產。夏秋是胭脂盞的采捕季,所以現下嵊泗人家家什麼時候想吃「鮑魚」啦,去海礁上走一圈就好啦!

盛夏的日子,陽光耀眼,等夕陽到來前,日頭沒那麼灼熱,或是一人一袋,去離岸近的礁石尋寶,或是兩人乘船,去隔了半隅海的礁叢尋覓,那裡人跡罕至,各式貝殼螺類更豐富。但要想找到胭脂盞,就沒那麼容易了!礁石上,簇也好、毛娘也好,都常見的很,哪怕是海葵都能輕易找著,但胭脂盞就很愛藏在礁石縫隙里,再用退潮後殘留的海水和紫菜海帶等偽裝,不好找呀。

而且找到了也沒完事,還要讓它和礁石分家呢!前頭嵊仔就說了,胭脂盞的附著能力很大,徒手是沒法從礁石上采捕的,需要藉助專業工具。嵊泗漁家人有專門的觸礁工具,一頭像鐵錘,一頭像鐵釺,能夠迅速將胭脂盞等鏟下。

胭脂盞富含蛋白質,不但營養豐富,還有化痰止咳等藥用價值。但胭脂盞能被大家如此惦記,還是因為口感好。胭脂盞蒸蛋蔥油胭脂盞或是胭脂盞半湯,味道都很妙。嵊仔最推崇的還是清蒸胭脂盞,蘸醋或醬油食用,厚厚的肉,又脆又韌,本身的鮮味在醋的點綴下,更是濃郁。這樣吃「小鮑魚」,一口一個,那叫一個過癮。

蔥油胭脂盞

清蒸胭脂盞

半湯胭脂盞

夏秋正是胭脂盞采捕季

黃昏或清晨不妨出來走走

去那礁石聳立處

風吹海漾,時不時就能看人影穿梭其上

從大海獲取食材的傳統

是海島人天然的技藝

亦是漁家人無言的傳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F2hj2wBvvf6VcSZo_Q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