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位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今年情人節的時候,港姐李嘉欣在自己微博上發了一張和兒子親密圖,當時就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因為圖中的李嘉欣和兒子穿得都很少,而且還是嘴對嘴的親吻,網友們覺得孩子已經長大了,作為媽媽不應該和兒子這麼親密,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也給大眾做了不好的示範。
昨天后台收到了一位粉絲的投稿,他說昨天公司團建,因為都是老員工所以允許帶家人一起參加,自己的一位男同事一直說自己家庭幸福,女兒也懂事和女兒的感情很好,說著說著竟然抱起了女兒親了一下。
父女之間感情好親一下其實很正常,但是這位粉絲說男同事的女兒已經16歲了,而且兩個人還是嘴對嘴親的,這讓在場的很多同事都覺得尷尬,好在當時孩子媽媽拉開了兩個人對同事說「稍微注意點,孩子都多大了」。
日本有一部電影《妹妹戀人》,講的是一對兄妹扭曲的感情,因為從小沒有界限的生活導致兄妹之間純粹的感情變得複雜,哥哥向妹妹表白說自己一直愛著她,而妹妹也回應了哥哥的表白。
有人說電影不夠真實,那麼我們再來說說台灣女星狄鶯,狄鶯自己在節目上曾經說過兒子11歲才斷奶,15歲才分床睡,就是因為父母的沒有界限和溺愛,狄鶯的兒子才會犯錯被判刑。
這兩個例子充分能說明一個問題:異性親子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和界限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把界限意識分三種:地理界限、身體界限和心理界限。那麼對於孩子這三種界限該如何把握呢?
地理界線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地盤」,孩子會明確表達「這是我家」「這是我房間」,這種心理家長也要讓孩子明確。
身體界限就很明白了,告訴孩子每個人的身體都是隱秘的,任何人都不能隨便碰,尊重別人身體的同時也要保護自己的身體,尤其讓孩子認識身體的隱私部位。
就是指孩子的心理秘密,這個是家長們最容易侵犯的,總是想打探孩子的隱私秘密,實際上這樣也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孩子心理上的健康絕不亞於身體上的,所以家長應該重視起來,謹記「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今日互動:你認為親子之間是不是應該保持距離?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
關注【C位媽媽】,棘手的育兒難題和倍感幸福的育兒瞬間都能得到幫助和回應,經歷和經驗可能不同,但我們愛孩子的心始終一樣。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告知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