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開州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王艷

2020-02-07     開州劉登平


王艷在查看病歷
本報記者 曾宇 文/圖
  作為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唯一的女醫生,今年29歲的王艷在這個崗位工作的第4個年頭。誰也沒有想到,作為90後的她能夠在急診科的一線崗位上堅持這麼久。雖然父母屢次勸她在生完寶寶後換個輕鬆點的科室,但是她都堅持自己的選擇——柔肩擔重任,無悔急診人。
  去年臘月二十九的晚上,別的家庭都在忙著團年過節,王艷卻值守在一線。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不斷發展加之天氣潮濕寒冷,來醫院就診的病人絡繹不絕。
  在急診科內科診室,王艷身穿工作服,戴著護目鏡、帽子、口罩和手套,全身上下被包裹得嚴嚴實實。
  從晚上7點開始,就不斷有人被送到急診科。到了晚上12點多,整個急診科仍是人聲鼎沸,醫生辦公室、護士站、走廊、輸液室,到處都是人。
  王艷的辦公室擠滿了病人,小小的身軀快要被人群「淹沒」。但她處理各項工作仍然有條不紊,還常常要處理其他科急診的病人,危重的還要和護士一同送檢、轉科。
  這一晚上她顧不上喝一口水,當前來就診的病人漸漸少下來的時候,她看了一眼時間,發現已經是早上8點。看著滿滿一沓記錄單,這一晚,她竟然接診了130多位病人。
  急診工作具有應急性、綜合性、不間斷性。春節期間病人越來越多,門診量也越來越大,白天10個小時,夜間14個小時,醫生們一直忙得腳不沾地。
  在感染科發熱門診還沒建立之前,王艷是最早接觸發熱病人的醫生之一,風險自然也更大,開州區首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就是王艷第一時間發現了異常,並送到了隔離病區。
  「感覺最虧欠的就是孩子。」王艷說,家裡孩子現在1歲半,丈夫也是神經外科的醫生,經常做手術就是一整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了。
  雖然急診工作有這麼多的不容易,但是為了每一位病人,不管有多少身體上的痛苦,心理上的不順暢,只要王艷進入到工作崗位上,就能立即進入戰鬥狀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3wtInABjYh_GJGVgbK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