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的「油性」玩文玩的你理解對了嗎?

2019-11-07     林仔文玩工作室

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這個詞——油性,在文玩里它像萬金油一樣被用在對各種文玩的介紹中。

比如說,海南原生態的星月最常用的介紹詞就是油性好,對紫檀、崖柏等木質手串也被稱為油性好,金剛橄欖核說的最多的除了密度就是油性了,最神奇的就是對玉石等文玩也往往用油性好來定義品質。

這事把許多人都弄懵逼了,覺得自己的珠子油性不好,就該回家去塗各種油來彌補。

其實「油性」一詞最早是來自於玉石界,比如最頂級的和田玉被稱為羊脂玉,每克價格已經超過數萬元,那你不會真的以為這些石頭裡面有油脂吧,不然你盤塊肥皂不是更容易些?

其實玉石中所謂的油性好,說的是光澤像油脂,並不是說它真的會冒油。

關於木質手串的油性其實不難理解,有很多堅硬的木材在燃燒過程中有油脂性的物質析出,這主要是樹脂,因為它常溫下就是一個比較軟的固體。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瀝青,把木質纖維本身想成水泥。要是瀝青太多了,水泥少了,路面肯定特別軟,車一過都壓出輪胎印。

這就像沉香一樣,如果沉香的油脂多了,到了奇楠級別,用手指甲一掐就能出個坑,這當然是油性強的表現。

但是還有一些木質像紫檀花梨也被人經常說油性好,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木質文玩所謂的油性其實是指木質本身堅硬,密度高,又經過打磨之後出來的螢光質感,像有一層油脂或蠟塗在上面似的。

文玩的「油性」玩文玩的你理解對了嗎?

另外像核桃、橄欖核、金剛等菩提籽也往往會被用油性好來讚美,雖然這些果核內部確實有油脂,但是因為文玩選擇的都是厚皮核小的品種培育的,即使有果仁,也是非常小的。

另外在長期的盤玩中,果仁會逐漸地萎縮,沙化,根本不會有油滲出來。相反你不往上塗油就算謝天謝地了。

其實這些種類文玩的油性說的是密度。密度好的金剛、核桃表面會有油亮的光澤,像有一層油脂或蠟塗在上面似的,撞擊也會有玉石之音。

有人說,我確實感覺我的文玩盤的時候有油冒出來,這點特別是玉石的玩家認可的。

道理其實很簡單,你把手放在鏡子上或者是玻璃上之後,看看會不會留下印子?密度越高的東西,它的物理結構就越緊實,所以外來的東西一律拒之門外。

其實你所謂的冒的油,就是你自己手上冒的汗液和油脂的殘留物,比如你玩了一天的手機,打了N局遊戲的鍵盤,上面都有亮晶晶的油脂光澤,你不會也認為手機和鍵盤油性也好吧。

總之,油性高密度大的物件兒盤玩度比較高,玩出來的效果也更漂亮。

以上關於文玩油性的說明,不知道喜歡文玩的你理解對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2ynR24BMH2_cNUgSYL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