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這春雨詩到底寫了什麼?讓蘇軾笑而不語,惹得元好問點名批評

2020-03-20     美詩美文的世界

都說「春雨貴如油」,所以在春光浪漫時節,下起一一場淅淅瀝瀝、綿綿不絕的春雨,不但不令人覺得掃興,還會生出許多詩意來。而瀟瀟洒灑的春雨,飄入了詩壇,也成就一首又一首千古名作。

在韓愈老夫子眼裡,春雨的浪漫在於一個「潤」字,所以他筆下的春雨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在詩聖杜甫眼裡,春雨的種種妙處都可用「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來形容;在杜牧眼裡,春雨再大,也敵不過杏花村的酒香,所以他說「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在以上這些經典之作中,詩人們用靈動的筆力,寫出了雨之韻、雨之形。但與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春雨詩相比,卻少了一絲柔美。本期這首詩名叫《春日》,寫的是春雨後的情形,作者是北宋詞壇的「情詞小王子」秦觀。秦觀一向以婉約情詞著稱於兩宋文壇,但因為這首詩卻沒少被挖苦。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寫了些什麼:

《春日》

北宋.秦觀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據金代文學家王若虛的《滹南詩話》記載,當年秦觀的恩師蘇軾讀到這首詩時,是笑而不語,愛不釋手。而這首詩傳到了元代,卻被當時的大文豪元好問點名批評。元好問稱此詩為「女郎詩」,嫌棄秦觀的詩風過於綺麗,硬生生地把一首寫景詩寫出了風塵氣。雖然對於元好問的說法,也有不少人持反對意見,但他這樣說其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這首詩確實與一般的寫景詩太不一樣了。

詩的首句是回憶前一日的春雷和春雨。一夜春雷,細雨如萬條絲絛一樣,灑向人間。詩人連用「一」和「萬」兩個數量詞,一開篇就充滿了詩意。次句「霽光浮瓦碧參差」,寫琉璃瓦上的反射的晨光,雨滴的作用,瓦片上的浮光陰暗不一。看似是寫雨後初晴,但卻字字在寫春雨。

讓秦觀被元好問等人挖苦的,是後面14個字。秦觀在這兩句中,寫了兩種花,一種是芍藥,一種是薔薇。經過一夜春雨,芍藥花上還帶著點點雨滴,就像痴情的美人臉上掛著淚一般動人;而薔薇卻不勝風吹雨打,如今掛在樹枝上沒了往昔的光彩,就像是臥在春枝上一樣。詩人用擬人化的比喻,將兩種花在雨後呈現出的姿態寫得淋漓盡致。

對於這首詩,單純的人會覺得寫得挺美的,以人喻花能寫到這樣的水平確實少見,這種寫法確實是令人眼前一亮。但是總會有人讀到後兩句想太多,認為兩句詩其實有其它意思,他們認為秦觀一向風流,詩人借花寫人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如果是這樣那這首詩從頭到尾就不是寫景。或許是因為詩風不為古代文人們所接受,這首妙詩的名氣並不大,也是可惜了!

其實在筆者看來,不管當初秦觀寫這首詩到底是單純地寫景,還是含蓄地寫人,從遣詞和意境上來看,它都寫得頗為老道。至於元好問說詩風很女性化,是「女郎詩」,個人認為這本就是秦觀詩的最大特點之一。蘇軾當年偏愛豪放詞,但偏偏愛徒秦觀要學柳永寫婉約情詞,蘇軾也曾調侃他,但卻也拿愛徒沒辦法。正是因為堅持了自己的風格,秦觀才能在北宋詞壇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不是嗎?歡迎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1aO_3ABrZ4kL1VitS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