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淺談山地玫瑰生長期的澆水與施肥

2019-09-13     多肉植物百科

(養花沒有太多五花八門的捷徑,唯有用心!每日分享真實養肉人的生活,分享多肉養護技巧!如果你也喜歡多肉植物,請訂閱【關注】「多肉植物百科」)

感謝作者【海盜先生】的原創獨家授權分享

編輯整理:【多肉植物百科】百科君

坐標:浙江省 台州市

今天簡單講講玫瑰的澆水。玫瑰是冬型種多肉植物,夏天深度休眠,香夢沉沉睡美人!入秋後大水大雨喚醒,然後迅速的進入涅槃後的生長期,可以說整個秋天、冬天和早春都是玫瑰的快速生長期,和法師等蓮花掌大類多肉一樣,玫瑰的生長期,可以大水伺候甚至相對依賴大水,忌干養、虐養和絕對控養

僅以浙江為例代表江南一帶,從1-12月大致的澆水指數如下:

1月

2月

3月

4月(斷水)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以上指數僅供參考和交流,並不絕對和權威。「乾了干透,澆了澆透」是對於小白新手的多肉養護入門守則,適用於絕大多數的擬石蓮屬景天多肉,不能一刀切地運用到具休眠屬性的玫瑰身上,否則一定會出問題的。

關於玫瑰澆水的手法,個人建議有條件的話儘量採用浸盆法。老虎哥曾經做過一個浸盆的教學視頻,其實也簡單,就是將玫瑰連盆浸於水槽或者任何水容器之中,水位高低不限(不高於盆土就行)。

浸盆澆水法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簡單歸納有三個:

1、促進玫瑰的根系往盆土深處髮根生根,這樣養出來的玫瑰根系健壯發達,呈粗壯藤蔓狀,牢牢抓住整盆盆土,甚至常常會溢出盆孔。相反常規澆水法如果澆得不夠透徹,往往根系只存在盆土表層3-5cm處,呈現稀鬆的餅狀;

2、玫瑰葉面和成色非常乾淨,近乎純凈,花芯不積水,就不會因此造成葉面和花芯的曬傷灼斑,以及大棚里因浮塵和揚灰造成的水漬斑;

3、掌握好技巧和相應設備後,浸盆澆水的效率要遠高於噴洒澆水,經親測,噴洒澆水要澆透每一盆是耗時耗力的。

那麼問題來了!有花友問:浸盆後玫瑰澆得那麼濕透可以嗎?浸盆完成後沒有及時端出來,相當於泡在水裡可以嗎?可以確定以及肯定的回答:是完全可以的!

玫瑰在生長期是相對喜水的,陳親親同學曾經做過「玫瑰水培」的測試,在秋冬季長得還不錯,然後洋洋得意的跑來和我嘚瑟,差點驚掉了我的下巴!經過效仿和親測,我將一顆耶羅,一顆水蜜桃完全丟進金魚缸里,確確實實沒過多久就長鬚根了,白白長長的飄在水裡,像極了水生植物!不過不建議,經過比較,相比同期入土盆栽的個體,生長進度實在太慢太慢了。不過可以確認,玫瑰在生長期只要環境溫度合適,是相當相當皮實的,尤其是適水性,完全無須擔心!

相反,我本人親自做過完全極端的另一個實驗,就是將水苔作為基質,鋪進IKEA買的那個可以斜放的大號玻璃瓶里,於秋天同期種上水蜜桃、白玉雞蛋和群生黃金等玫瑰,整個生長季幾乎忘卻了她們的存在,印象中最多最多只澆過3-4次水,還是順帶的那種,可以說是虐到極致了。可以預見的,這幾顆試驗品第二年要麼很蔫很萎靡,要麼就虐得不行了導致提前開花,葉層儲備的水分完全不夠第二年的休眠,不死也破了三次相。其實原理很簡單很簡單,玫瑰夏眠前是需要儲備足夠的養料和水分的,才能水潤光澤,葉層緊緻,就像北極熊冬眠前要攝入大量食物,將自己養成土肥圓,總不能餓著空肚子睡大覺吧!

最後,有同學會問玫瑰需要施肥嗎?水肥相關,講完「水」順帶也提下「肥」。原則上我們是不建議玫瑰施肥的,而且我們也幾乎從來不施肥。唯一一次就是建園之初我們做過對比測試,按比例投放緩釋肥的花床和沒有施肥的花床,確實有顯著的性狀不同。施肥後的玫瑰顏色偏深偏墨綠,而且葉層偏厚偏肥大,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玫瑰美學的視覺感,同比沒有施肥的測試品則顏色清新亮綠,花型緊湊周正,因此我們再也沒有嘗試施肥。

玫瑰原產於非洲西北角的加納利群島,一般多生長於懸崖峭壁間的石縫岩縫裡,原生土壤介質相對貧瘠,因此並不喜肥。如果一定想要嘗試,切記「淡肥勤施」的原則,儘量稀釋得淡一點,再淡一點。畢竟,「小蠻腰」玫瑰才是小姐姐們的心頭至愛,可不想變成一坨沒節操的「玫」胖子。

========

本篇文章經作者自發投稿並獨家授權「多肉植物百科」,文章內容不代表本號觀點和立場!

多肉植物百科--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多肉&園藝自媒體!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多肉和夢想!如果覺得不錯,記得關注並轉發收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yW3vG4BMH2_cNUg_u4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