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金鑰匙」開啟南湖百姓「幸福門」

2019-11-29     南湖發布

近日,南湖區15個「微德治」「微創建」特色項目「招募完畢」。前期,15個特色項目一經發布,就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全區一大批文明單位、愛心企業和社會組織等紛紛前來認領。

文明「微」積分、文明晾曬架、6點鐘課堂、一杯豆漿的溫度、愛心車隊……記者看到,入選的15個「雙微」項目都是「小身材大作用」,「四兩撥千斤」地破解著一個個社區管理難題。

解放街道凌塘社區位於南湖區東北角,平時很難打到計程車。但社區里的老年人占了戶籍人口近三成,高齡獨居、空巢老人近百人,老年人走出大門乘公交到市區辦事、看病,要走15分鐘左右的路,碰到颳風下雨,年輕人都直喊吃不消。

2014年,在社區幹部、志願者自願報名的基礎上,凌塘社區成立了愛心車隊。只要社區里的高齡獨居、空巢老人有用車需要,社區就會將信息發到微信平台上,愛心車隊的50多名隊員「先搶先得」。如今,愛心車隊已為數百名老人提供服務。

「我們希望通過『雙微』項目的認領,進一步將這些項目的作用放大,更好地服務百姓,提升百姓獲得感。」南湖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微德治」「微創建」是南湖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三微」工作中的兩項,還有一項則是「微心愿」。

一隻電飯煲、一台電風扇、一個新書包……這段時間,通過南湖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困難群眾的一個個「微心愿」被點亮。為幫助群眾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推動志願服務精準化、專業化,南湖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華數電視端和手機小程序等平台,開通了專為困難群體開設的「大愛南湖」板塊,及時將需求信息提供給匹配的愛心人士和志願服務隊,由愛心人士和志願者領取心愿開展服務,真正實現「心愿發布」和「心愿認領」一鍵通,達到「零距離」「精準化」暖心服務。

「『三微』項目讓新時代文明實踐真正發揮實效,成為開啟百姓幸福生活的『金鑰匙』。」該負責人說,除了開展認領活動,南湖區還成立了「文明實踐基金」,為籌集善款助力,使文明實踐種子真正在南湖畔「落地生根」。

作為革命紅船起航地、紅船精神發源地,南湖區量身定製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南湖模式」:鮮明一條紅色主線,凸顯「城鄉一體、智慧服務」兩大特色,構建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網絡,打造「中心—所—站—點」四級服務陣地,聚力開展「新思想築紅色高地、新素質鑄紅色力量、新文化強紅色基因、新風尚展紅色形象、新關愛揚紅色風采」的「五新五紅」文明實踐活動。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文化禮堂是農民群眾精神文化家園的重要陣地,更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陣地。2013年,南湖區啟動建設農村文化禮堂,2016年,實現全區農村文化禮堂全覆蓋。目前,全區建成五星級文化禮堂5家,四星級文化禮堂9家。同時,南湖區大力推動農村文化禮堂「建、管、用、育」一體化,不斷提升「建」的力度、「管」的強度、「用」的熱度和「育」的深度。

在各鎮(街道)依託本地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文化活動中心等設施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基礎上,依託農村文明禮堂和社區文化家園,南湖區各村、社區為百姓在「家門口」打造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並依託黨員先鋒站、文明單位、「婦女微家」等陣地,廣泛設置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串點成線形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目前,南湖區已建成1個中心、7個所、99個站、257個點,年底前將實現區級文明實踐中心、鎮(街道)文明實踐所、村(社區)文明實踐站全覆蓋。

自去年12月南湖區被列為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區)後,前不久,在全國深化拓展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南湖區被確定為全國試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xsatm4BMH2_cNUghT6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