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我在暴雨中和南昌說再見

2019-07-23     圈圈網

2019悄悄地走過了一半的征程,轉眼間,6月已經過去,7月已經到來。

7月的南昌,時而暴曬,時而暴雨。蟬在樹中鳴叫,蛙在水中歌唱。這個夏天從7月正式宣告開始,而4年青春的摩擦、掙扎、歡樂和所有的情緒,也終於畫上了句號,迎來了和南昌說告別的季節,也迎來了新的起點。


我們一起拍了畢業照,在KTV里把所有畢業季的歌都唱了一遍,和朋友一起繞南昌走過了一遍又一遍,明明平常已經感覺逛到不想再逛了,但到了臨別的時候,卻又想再看一眼、多看一眼這個城市。




而等到離別的那一天正式來臨的時候,那些曾經的故事一遍又一遍翻湧上心頭——曾經無數次走過的校園、曾經無數次下車的公交站台、答辯完的舒爽……到現在都開始慢慢變成不舍。

最後一眼南昌的模樣,請讓我深深刻在心裡。很多人說,南昌這幾年變得很多,變得很快,不知道下一次有緣再見到南昌的時候,又會是什麼樣子。






「再見,南昌。」

你和南昌的第一次接觸也許是在南昌站,也許是南昌西。


但對南昌站的印象肯定更為深刻,它破舊、嘈雜,雖然經過了翻新,但依然有它獨特的魅力,是歷史刻畫在車站的靈魂上的,屬於南昌的模樣。




一直印象深刻的世界球。有人認為世界球不遮光,而且夏天的時候會很熱,也有人說這是南昌地標性的建築之一,具有南昌的特色。



從學校去一次火車站不容易。以前很羨慕1號線沿線的那些學校,最近2號線也可以直接到火車站了,可是又有什麼用呢?我們已經要走了啊……

真羨慕以後的學弟學妹啊,現在直接坐2號線就可以直達,那些拼車一起去火車站、地鐵轉地鐵轉公交去火車站的日子,都將變成歷史。



最後一個離開寢室的我,一個人把鑰匙交給寢管老師,一個人拖著大大的行李箱,一個人離開了校門口,一個人來到了地鐵站,和這個城市漸行漸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離別總是蓄謀已久,一個人背起行囊,和這個城市孤獨地告別。





「紫荊街今晚開了沒?」「沒有。」

大學4年里,紫荊街去過的次數簡直數不清。

這條屬於南昌楓林大學城的墮落街,名聲一直很大被整頓了好幾次。

這幾個月里,紫荊街不開是常態,開是驚喜。

前段時間忙完答辯,最後決定聚一次,興致勃勃衝到紫荊街夜市一看,哦豁,關了。

等到聽說開了的時候,大家都已經離開了南昌。

或許,遺憾是美。

會讓我永遠記得這個,沒有見到最後一面的,紫荊夜市。

這個四年大學生涯里,我們曾經笑過哭過的深夜食堂。





「最後的散場」

「畢業證幫我領一下啊,我走了……」

「你打算啥時候走?」

「我拿了畢業證就走了,已經找好工作了,剛實習不太好請假,就半天……」

最好的我們,最後的散場。

有很多話想說,有很多話卻說不出口。




直到要離開的那天,我也沒去過滕王閣

直到要離開的那天,我也沒坐過號稱南昌之星的摩天輪

直到要離開的那天,也沒去過看過海昏侯的展覽



@滕王閣


「有機會再來吧」

「下次吧,改天去」

每一次的相約,最後都無疾而終。

時間越拉越長,直到曲終人散的時候,直到我們都離開了。




以前看很多青春疼痛電影里,經常會有一些在站台離別的場景,那時總會在想,哪有那麼多淚流滿面,不過就是離個別而已。

而現實來臨的時候發現,確實沒有那麼煽情,但心裡其實是說不出的羨慕。




此時此刻,多想有個人可以讓我緊緊抱住。

多想有個人,讓我宣洩一下,那些憋在心裡的悲傷。

三四年的時間,我去時,仿佛我來時。而我的青春,在南昌站來去匆匆的車流里,悄無聲息地,一片一片化作了回憶。


@網絡


火車緩緩向前駛動,猛地加速,漸漸駛離,帶著我一點一點離開這個城市,「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樣回不來」。

再見啦,南昌。

再見啦,我的青春。


文案:羊子巷林更新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僅作分享,版權屬於原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vyVK2wBmyVoG_1ZGJ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