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從幼鳥開始調教,以剛換第1次羽後為佳。
八哥
學人語:普遍認為,教八哥學人語,需要對其進行捻舌,這是一個誤區,徒然對八哥造成傷害。事實上,捻舌與否對八哥學人語並沒有科學依據和顯著作用,捻舌過的八哥與未捻舌的八哥學會人語的幾率是一樣的。訓練八哥學人語時,要選擇僻靜之處,早、晚空腹時進行。訓練時首先必須培養鳥與人的感情,多與鳥相處,訓練內容要從簡到繁,先教「你好」、「再見」等簡單詞語,以後再教長一點的句子。訓練時必須以食物為誘餌;訓練人員口齒要清楚,吐字要準確、連貫。八哥學人語,吐字發音不可能象人一樣清楚,故訓練時,對其吐字要求不能苛刻,一旦學會第1句,以後便容易了。若採用已會說人語的八哥帶教,效果更好。八哥學會人語後,人要經常逗其學說,鞏固成績。八哥畢竟是動物,學人語速度較慢,訓練人員要細緻、耐心,切忌粗暴,否則會前功盡棄。
放飛:八哥經過放飛訓練後,能聽從主人的口令或手勢,主人走到哪裡,它就會隨著飛到哪裡。放飛訓練第1步是訓練八哥進籠、上籠(架養時上架、下架),方法是先在籠內不放飼料,讓其飢餓,然後將飼料放在竹片上伸入籠內喂食,鳥習慣這種喂食方法後,慢慢移向籠門處喂食,讓鳥站在籠門處,喂食竹片從籠背後伸入,使鳥頭向籠內、尾朝籠外吃食,並將上述動作鞏固幾天。第2步是在關閉的房內放飛,放飛一段時間後將籠子移近鳥,再將竹片從背後伸入籠內誘食,使之跳回籠內。1~2天後就不必將籠移近鳥,以後便可飛高飛遠了。八哥放飛時間不宜太長,一般12~15分鐘,放飛時不能喂得太飽。
夏季可每天或者隔天水浴一次,籠要經常清洗,冬天要注意防寒,多曬太陽,曬後用籠布罩好。
八哥籠有圓頂圓籠、平頂圓籠、拱頂方籠等(直徑和高均為40cm左右)。籠中置跳棍一根,食碗、水碗各一隻。籠底配置一塊盛糞板,還配置一隻夾肉用的竹板。外置一件籠衣。
八哥 優劣鑑別
八哥鳥的優劣鑑別,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羽毛緊緊貼住身體(行話稱「收身」),眼睛有神、毛色有光澤的為優質鳥;呆頭呆腦,全身羽毛蓬鬆的是劣質鳥或病鳥。
2.以黃嘴黃腳、尾羽有白色羽端、尾下覆羽全白、全身羽毛黑色並呈現金屬光澤的雄鳥為上乘。
3.膽子較大,會鳴唱,站立時挺胸、亮翅,個頭比較大的八哥為上品。
市場上有八哥和鷯哥兩種,因為八哥的長相酷似烏鴉,所以眼上有一綹黃眉的鷯哥便成了大家追捧的對象。上圖是一隻八哥成鳥,是鷯哥成鳥,鷯哥體長約27厘米。通體黑色,並富金屬光澤,頭後披有兩片黃色肉垂,兩翅具白斑,飛行時尤為顯眼。幼鳥體褐黑色,兩肋及腹部的羽毛均緣以狹窄的白色。頭部裸露部分不如成鳥之顯著。而頭後的肉垂缺如。
鷯哥主要生活於開闊的田地邊緣或郁密的常綠闊葉林的林緣處,在森林的中心少見,大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果樹上覓食,不常單獨活動。常見其與椋鳥和八哥混群,在長滿花果的樹冠上又唱又跳。善鳴叫,鳴聲極富音韻,由低而粗厲的咯咯聲至輕快如鈴的吹哨聲,無所不能,還會仿效其它鳥的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