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
就到了開學的日子
又有一批新生要入園了
每年入園時
幼兒園門口都要上演一出離別大戲!
娃娃們
有坐地不起、抱著家長大腿堅決不進校門的
有一把鼻涕一把淚被老師強行抱走的
……
家長們
有扒著欄杆繼續觀望的
有偷偷抹眼淚的
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
只因未到入園時
……
其實,大多數娃在剛剛入園時,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抗拒,袋鼠麻麻作為一個「過來人」,在這裡分享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1.別用嚇唬的方式管孩子
生活中,很多家長在孩子淘氣時,喜歡用警察、老師、醫生等來嚇唬孩子:
不能吃冰淇淋,吃壞肚子讓醫生給你打針;
不許哭,再哭讓警察叔叔把你帶走;
這麼不聽話,得送到幼兒園讓老師好好管管你……
或許當時這樣的嚇唬「很管用」,孩子乖乖不哭不鬧了,但卻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他們會把警察、老師想像的很恐怖,當然不願意去幼兒園。
即使連哄帶騙進了幼兒園,當寶寶遇到困難、有需求時,也不敢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想法,寶寶會覺得無助、有挫敗感、不開心,長此以往惡性循環 ,他們會越來越不喜歡去幼兒園。
還有些媽媽在孩子哭鬧不入園時,就兇巴巴地說:再哭,我就直接把你扔這,放學也不來接你了。
本身孩子第一次入園,就缺乏安全感,家長這樣做,無疑是「雪上加霜」,會讓孩子認為,幼兒園是一個會讓爸爸媽媽拋棄他的地方,加深了對幼兒園的恐懼感。
2.不要傳遞負面情緒給孩子
每一個寶寶,在入園前家長不免有各方面擔心:
寶寶上廁所不會擦屁屁怎麼辦?
寶寶吃飯會不會吃飽?
寶寶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玩磕碰了可咋整?
中午沒有媽媽陪會午睡嗎?
……
家長在討論這些顧慮的時候,一定不要當著寶寶的面。
可別小瞧寶寶,他們的小心思多著呢。
如果寶寶聽到家長的這些擔心顧慮,他們也會覺得幼兒園是個「麻煩不斷」的地方,內心會有牴觸。
在送寶寶入園時,也別依依不捨,一步三回頭,看著孩子哭成小淚人,自己也跟著抹眼淚。
孩子第一次正式進入和小朋友的集體生活,家長心中的顧慮不舍可以理解,但家長如果和寶寶一起抱頭痛哭,又給娃順利入園增加了難度,他們內心也會不安焦慮。
當寶寶放學時,也要和寶寶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如:今天在幼兒園認識了幾個新朋友?中午吃的什麼好吃的?幼兒園裡有哪些有趣的事等等。
不要因為心中有諸多擔憂,而傳遞消極情緒,如:在幼兒園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老師有沒有批評你?在幼兒園是不是沒好好吃飯等。
錯誤的溝通方式,可能會降低孩子對老師和小朋友的好感,心中產生排斥心理。
3.送幼兒園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除非特殊情況,比如孩子身體不舒服、家人有出遊計劃等,一定要堅持送孩子去幼兒園,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孩子撒個嬌、賣個萌或者哭得撕心裂肺家長就心軟,想著「今天不想去就算了,明天再送吧」。
家長有第一次妥協,孩子就會「故技重施」,反反覆復如此,就拖延了孩子的適應時間。
1.鍛鍊孩子自理能力
入園前,儘量保證孩子掌握了獨立吃飯、自主如廁、簡單穿脫衣服的基本生活技能。
這就需要家長做到,日常不要「花式喂飯」:
不是給玩具,就是看電視,只要能分散孩子注意力,在他們無意識張開嘴的時候,能塞一口是一口;從餐廳追到客廳,從客廳跑到臥室,一頓飯下來,持續1小時見怪不怪。
吃飯要有固定的場所,父母也要以身作則,不能一邊吃飯還一邊玩手機看電視等。
而具體什麼時候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並沒有準確時間,家長應該根據寶寶的實際發育情況來靈活掌握。
美國兒科學會表示,大多數嬰幼兒在18~24個月大之間會出現排便意識,也有一些寶寶直到2歲半左右才有排便意識。
2.做好心理建設
入園前,家長要和孩子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比如告訴寶寶:
幼兒園的老師,很溫柔很善良,有困難或者想要噓噓、拉臭臭時,要及時告訴老師,老師會像媽媽一樣照顧好寶寶;幼兒園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遊戲、唱歌跳舞等……
還可以帶寶寶提前熟悉園區環境,藉助繪本和寶寶分享幼兒園裡有趣的故事,也可以邀請已經上幼兒園的哥哥姐姐或者鄰居小朋友,講講在幼兒園裡發生了哪些愉快的事情,這樣會增加寶寶內心對老師和幼兒園的認同感和嚮往。
如果孩子比較內向,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或者邀請同齡小朋友來家裡做客,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學會分享等。但要注意,不要強迫孩子去做一些事情,家長要有耐心,循序漸進地進行引導。
3.調整作息時間
孩子在家中的作息習慣,可能會與幼兒園有所不同。
家長可以提前諮詢老師,了解一下幼兒園的作息規律(吃飯時間、午睡時間、課外活動時間等)。然後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逐步調整寶寶的生活規律。
當寶寶在幼兒園適應了一段時間,在家也應該堅持養成的習慣。不要一到周末就偷個懶,打破之前的規律,開學又得重新適應。
4.堅定地和寶寶告別
除了上文提到的分別時和寶寶一起抱頭痛哭的做法不可取外,家長也要注意,不要用「緩兵之計」欺騙寶寶。比如對寶寶說:你先跟老師進去,媽媽去給你買個玩具就回來;或者趁孩子不注意,就悄悄溜走等。
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失去對家長的信任。
一定要溫和並堅定地告別,儘量不要表露出焦慮、不舍等情緒,相信老師、孩子。
如果承諾孩子放學來接他,一定不要失信,也儘量別遲到!孩子剛入園,如果看到其他小朋友都陸續被接走,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是沒有來,心中會失落、恐慌。
袋鼠麻麻有話說:
學會放手,相信孩子有能力適應新的環境,也要相信老師帶娃有方,不要太多焦慮擔憂。
在和寶寶交流了解他在幼兒園的情況時,如果發現一些小問題,可以及時理性地和老師進行進一步交流,彼此尊重,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祝小寶貝們入園快樂,儘快適應新環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