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自述李矛韓國公開賽事件經過和自己看法

2019-09-05   龔偉傑

李矛揭秘:與林丹風波我很冤 回國羽不是我說了算

2017年11月19日17:21

李矛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方海 宗倩倩

李矛,中國羽毛球著名教練,具有點石成金的本領,執教生涯培養出名將眾多,無論是董炯、孫俊、陳剛,還是李炫一、孫升模、李宗偉、黃妙珠、全在娟。過去二十多年,與中國選手對抗的亞洲頂尖高手,幾乎都出自他門下。

中國羽毛球隊目前面臨危機,眾多熱忱人士出謀劃策。錢江晚報專訪回杭停留的「矛叔」,聽他說說自己的人生、家庭,以及摯愛的羽毛球事業。提到為國出力,他說這不是他說了算,但真有需要,那是不用商量的。

你知道荊無命嗎

羽毛球也是唯快不破

面對記者的李指導紅光滿面,聲音中氣十足。「家鄉的媒體,隨便問儘管問。」

採訪以近期動態展開,談到他帶了三年多的弟子唐楷峰夏天勇奪聽障奧運會羽毛球男子單打冠軍,他說:「他很不容易,很努力,希望他有機會參加正常人的比賽。」

2014年起,李矛指導紮根深圳,打造川崎羽毛球國際訓練營,不但接納全球的職業球員,也培養和指導業餘高手,「周天成前些天還專門到我們這短訓。」

現在李矛還經常參加一些業餘羽毛球活動,噹噹嘉賓做做技術指導,李矛也不由感嘆,現在羽毛球的發展真是紅紅火火。「現在有的業餘比賽,獎金第一名一百萬元,第二名五十萬,這種專業隊都沒有,民間的這些資源非常豐富,而且他們的水平也在一天天地提高。」

有一句話叫「哥不在江湖,江湖上卻依然流傳著哥的傳說」。

某種程度上,如果嫁接到著名羽毛球教練李矛身上,似乎也相當貼切。

這幾日,中國羽毛球公開賽激戰正酣。新的國家羽毛球隊教練組特意邀請了眾多前奧運冠軍集聚福州,出謀劃策。

每當國羽不順,許多球迷自然而然地就會呼喚那些曾經的大佬,能出來助一臂之力。

此時,李矛必被提及。

廣大球迷都知道,要說執教成績,李矛可以說有「點石成金」之能,無論是董炯、孫俊、陳剛,還是李炫一、孫升模、李宗偉、黃妙珠、全在娟……在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一旦他出現,就意味著有新的羽毛球單打高手橫空而出。

「你們問我秘訣在哪裡,你知道小李飛刀裡面的那個荊無命嗎?」興致一來,他拿起了筷子作為道具,講解起了握拍高低和速度快慢的道理,「對,基本上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球員們都叫我矛叔

再過一些年準備出三本書

李矛上世紀末被迫離開熱愛的中國國家羽毛球隊,輾轉於韓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地,成為了一個羽毛球運動的國際推廣者。

「這涉及到國家利益,過去的是是非非現在還不是談的時候。當時看到媽媽一下子瘦了二十幾斤,我就答應她不過於追究得失。」此時,他的眼神黯淡了下來,頭也順勢低垂了下去。時過境遷,母親幾個月前離世,想必此刻讓他更加思念。

不過李矛表示不會再在外面漂泊了。「以前我們是在體制外,沒有這麼好的條件,沒有這麼好的待遇,所以我們就跑到外面去了。有許多原來的中國運動員,代表荷蘭的,法國的,德國的,他們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體制,一旦出來了,就不允許你再打,所以他們只能跑出去。如果我們國家體制允許了,我何必跑到外面去,在國內不就很好嗎?現在中國改革了,也就是在體制外也能為國爭光。現在我們國內,各方面條件都很成熟。所以你說會不會去國外教球,一般是不太可能了。當然,如果說沒飯吃了,那還是要去賺錢。」

說到在國外的漂泊,當年和林丹的一場風波自然是要提及的。

和林丹在韓國的風波,我是很冤的,賽場那麼嘈雜我如何開口罵他讓他能聽到,我都保留著11秒關鍵視頻。」李指導主動提及此事,他列舉了某些媒體顛倒前後拼湊視頻的報道手段,因為他覺得這本不該是一件事,「我和林丹雖然沒有太多交集,但彼此淵源都在。」

「我最不習慣的是別人叫我李老師,反正大大小小的球員都叫我矛叔,這個最順耳。」李矛指導一笑之下,就同意了記者也叫他矛叔的提議,「現在有不少人和我聯繫出書。那還要再過一些年,準備出三本書,一本是訓練心得,一本是李矛弟子,另一本不說你們也知道……要在百年之後,留給世人。一個交待,也是澄清。」

返回國家隊,不用再商量

但這不是我說了算

雖然已經遠離了羽毛球國家隊,但是對於國家隊的動態,李矛還是一直關注的。今年中國體育加大改革,部分項目實行「管辦分離」,羽毛球項目也在這一範圍中。在羽毛球領域,國家羽毛球隊不再實行總教練負責制。作為曾經的國家羽毛球隊教練,李矛有著自己的看法。

「這個實際上是改革開放的一個過程,是往好的方向走。管辦分離,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必要性就在於分開之後行政介入就少了,有利於民間參與進來。期待步伐再快一點,管辦徹底脫開就好了。」

當記者提到現在羽壇群龍爭群,男女單打都很有春秋戰國的氣象。李矛立刻明白了記者想要說的話題:「你大概的意思就是中國隊退步了,是不是這個意思?」

雖然話題比較敏感,但是矛叔並不迴避:「首先就是要給他們一定的時間,畢竟這些教練員比較年輕。別忘了還有那麼多省隊做後盾,我相信,羽毛球再起來不是問題。」

不過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要多放幾個籃子。像日本、中國台灣,還有很多隊伍,都是只要選手有水平就可以參賽的。但是中國不一樣,為國爭光,那全部集中在國家隊為國爭光,民間、體制外是不能為國爭光的。現在民間的實力非常強大,現在我們國家有多少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多少高水平教練散落在民間,如果把他們提升起來的話,他們的力量非常大,十個國家隊都不夠。而且關鍵一條,這樣國家不花一分錢,就是要開個口子,讓他們可以參賽。」

看到了李矛有如此多關於國家隊的想法,記者當然想問一下他是否有重回國家隊的想法。他現在擔任川崎國際訓練營的總教練,但這畢竟和任教國家隊有很大的不同。

說到這裡,李矛只說了一句:「這個嚴格意義上不是我說了算,我說要去但人家不同意對不對?」此前韓國國家隊,馬來西亞國家隊,都曾一而再再而三地邀請李矛執教,但是當時他只是考慮了一下,「如果像你說的返回國家隊,那就不用再商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