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化+創新化,《特工任務》高口碑背後的勇氣

2023-09-30     娛樂獨角獸

原標題:年輕化+創新化,《特工任務》高口碑背後的勇氣

作者| 把青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間諜滲透已經這麼猖獗了,真的要提高警惕。」有網友在電視劇《特工任務》的豆瓣評論中寫道。

許多觀眾看到這個名字的第一反應都是「民國諜戰片」,但賽博風的遊戲畫面和年輕化的表達很快讓觀眾反應過來,這部聚焦於當下國家安全的諜戰片,在題材和風格上都極具新鮮感。

《特工任務》的敘事從兩個視角展開,一個以高天陽(韓庚 飾)和吳熙(周放 飾)為代表的國安局工作人員,劇中描述了國安局是如何跟間諜鬥智斗勇,通過先進的技術和嚴密的布控來搗毀間諜集團。另一個視角則是從一個遊戲青年黃子誠(魏大勛 飾)出發,作為普通人的他在不知不覺中被間諜利用,在識破間諜身份後,又跟間諜組織斡旋,幫助國安局獲取間諜犯罪證據。姚瑤(李一桐 飾)作為間諜安插在黃子誠身邊的眼線,在對黃子誠產生感情後,也開始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國家造成了危害。

在劇中,間諜組織通過線上遊戲吸引到玩家,通過VR技術模擬現實空間,發現有利用價值的玩家後,再通過線下任務,一步步誘導玩家在無意識中走上犯罪的道路。這也讓不少觀眾感慨,間諜隱藏之深、手段之隱蔽。

《特工任務》以極具現代化的表達,將嚴肅的題材跟年輕化元素結合起來,打破了傳統諜戰劇的觀眾圈層,既傳遞出國安工作的艱險,也潛移默化地在觀眾心中種下了一顆反間諜的種子。

以溫暖為底色,重塑新青年的擔當與責任

讓人驚喜的是,作為一部國安題材的劇集,《特工任務》在人物刻畫上打破了過往大眾對於正面形象的刻板印象,反而是以群像為切入點。既呈現了隱蔽戰線工作的困難重重,也讓觀眾看到了普通人被捲入間諜組織的掙扎,通過刻畫人性的複雜和矛盾來讓人物更立體。

高天陽和吳熙作為國安局的工作人員,在人物塑造時沒有過度神化,沒有突出個人英雄主義。之所以每個角色都足以讓觀眾信服,很大程度上導演源於細節的把控

高天陽是津海市國安局偵察科科長,有著豐富的辦案經驗,在尋找偷換生物樣本的間諜時,是通過來不及更換的鞋子鎖定間諜的,這種幾乎不會被常人注意到的細節,卻是破案的關鍵,這也讓高天陽偵察科長身份更具說服力。

在調查魚商韓傑(朱雨辰 飾)身份時,高天陽和吳熙偽裝成做生鮮生意的商人。在路上吳熙就提前學習了大量關於魚的專業知識來保證身份的合理性,高天陽則在事前就準備好植入病毒的電子二維碼名片。一方面電子名片的形式讓對方不得不在現場就掃碼添加,而在對方掃碼後國安局就可以監視韓傑手機的信息往來。通過這些細微之處的刻畫,既讓人看到了隱蔽戰線工作的不易,也讓觀眾感慨於技術的先進。

對於細節的追求,導演趙寶剛幾乎做到了極致,他甚至因為在國安工作人員塗口紅不符合常識,推翻了此前拍攝的所有戲份,也因此得到觀眾「終於遇到了一部沒把觀眾當傻子、毫無違和感的好劇了」的評價。

黃子誠則是作為普通人的代表,他是一個有些「廢柴」的遊戲青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VR遊戲「特工任務」,隨著等級的升高,他的遊戲任務開始從線上變成線下。當他以為是因為自己的技術高超時,殊不知,間諜組織「夜霧」早就盯上了他,這正是間諜對他設下的套。

在某次線下任務時,黃子誠發現任務需要盜取生物學專家的電腦資料,這個生物學專家正是父親公司的合作夥伴,他突然意識到,這已經超出了遊戲的範疇。而他的表哥高天陽也在此刻找到了他,他才發現到自己被間諜利用了。

這個過程中,黃子誠遊戲中的搭檔姚瑤互生情愫,但在發現對方的間諜身份後,理性戰勝了感性。在國家大義面前,黃子誠第一時間坦誠自己險些犯下的錯,並開始成為國安的臥底,搜集間諜組織的犯罪證據,摸清他們的意圖。

反諜行動中,黃子誠曾被間諜挾持,以家人的安全作為威脅,他也一度感到彷徨恐懼,但在跟間諜鬥智斗勇的過程中,黃子誠最終成長為一個有擔當的人。

但並非人人都能像黃子誠一樣有堅定的信念,許多人都是因為抵擋不住誘惑,成為間諜組織的棋子,一步步走向深淵。

相較於臉譜化的人物,《特工任務》中的每個角色都很貼近現實。不論是心細如髮的國安局工作人員,還是在大義面前堅守的黃子誠,又或是那些因慾望走向萬劫不復的人,每個人都讓觀眾感到有血有肉,將人性的掙扎刻畫得淋漓盡致。

VR虛擬遊戲+劇本殺式尋凶,《特工任務》打入年輕圈層

宅家打遊戲是當代很多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在劇中,間諜組織的滲透渠道也是通過VR遊戲。這樣的設定既拉近了跟年輕觀眾距離,也更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

間諜組織的滲透並非像大眾以為只針對高精尖人才,而是無孔不入。通過一個特工遊戲,讓玩家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成為間諜的棋子。《特工任務》通過遊戲的設定,跟年輕觀眾們產生連接,顛覆了年輕觀眾對於諜戰片的固有認知。

間諜還利用感情、慾望,來把玩家一步步套牢。石磊(曲霄宇 飾)最初就是因為金錢的誘惑開始為間諜做事,甚至以上學的機會引誘女友於瀟玥(何杜娟 飾)為間諜偷取生物樣本,最終被間諜下毒,落得人財兩空;陳婷(鄭羅茜 飾)則是為了自己的事業成為間諜的鷹爪,而愛慕她的韓傑也一次次鋌而走險,通過海運幫陳婷運送機密到海外,最終兩人也下場悽慘。

間諜為了讓副市長方永平(劉之冰 飾)成為棋子,下了一盤大棋。儘管方永平多年來一直為官清廉,但兒子方陸(張昊唯 飾)是他的軟肋,間諜設計讓在國外讀書的方陸因非法持槍被逮捕,後面又以幫忙撈兒子為條件,讓方永平為他們辦事。

方永平和方陸此前因誤會多年來都關係冷淡,但在方陸發現父親因為自己成為間諜的爪牙後,才知道父親原來一直深愛著自己,兩人的心結終於解開,而方永平也在兒子的勸導下選擇了自首。方永平和方陸的故事,一定程度上,也是對當下代際關係的投射,因此也讓不少觀眾感到深有共鳴。

儘管是諜戰片,但《特工任務》的劇情並非一味追求嚴肅,劇中不少脫口秀等元素也都很貼近當代年輕人的喜好,姚瑤在酒吧脫口秀自曝是「間諜」,卻無一人相信,反而喜劇效果拉滿。還有吳熙為了追間諜,就地取材徵用了外賣小哥的摩托車,留在一面迷茫的外賣小哥愣在原地,網友調侃「外賣遲到的原因可能是追間諜去了」,也在嚴肅的反間劇情外,有了更多趣味性。

而《特工任務》之所以能這樣吸引年輕人,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導演趙寶剛。從《渴望》到《奮鬥》,幾乎可以說70後、80後、90後都是看著趙寶剛的青春劇長大的。儘管有著不同的成長背景,但趙寶剛總能拿捏住不同時代年輕人的痛點,這也得益於他探索的勇氣和在青春劇上的不斷嘗試。

而如今年近70的趙寶剛拍出的《特工任務》也依然吸引了大批90後、00後觀劇。正如博主「秦禕墨」所說,「不論如何,趙寶剛導演這種勇氣、這種認真反思自己的成敗,把觀眾的感受放第一位的導演,才是內娛需要的導演。」

更重要的是,趙寶剛導演多年的經驗也讓《特工任務》的劇本非常紮實。儘管沒有刻意故作玄虛,但環環相扣的劇情,卻呈現出一種「劇本殺式」的解謎感,吸引觀眾跟著國安局,一步步順藤摸瓜,最終識破間諜「夜霧」的真面目。

劇中諸多年輕化的表達,不僅打破了諜戰片的邊界,也打開了創新題材探索的新路徑。

《特工任務》重塑現代諜戰片格局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間諜類題材的劇集設定都停留在民國時期,這也導致了觀眾對此類題材認知的固化。

受到題材敏感度的影響,鮮有此類劇集會把時代背景放在現代。儘管此前曾有《對手》《暴風眼》等國安題材的劇集,但大都是在情感上做加法,《對手》將很多篇幅用於家庭關係的刻畫,《暴風眼》則融入了感情戲。

現代國安劇的市場還未打開,並且由於工作的隱蔽性,大眾對於「國安」這一概念的認知還不完全,這也導致了此類劇集高口碑卻在市場流量上不占優勢。不過《特工任務》的播出也讓觀眾看到了國安題材新的打開方式,在不涉密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還原間諜組織的無底線,如何利用人性的弱點危害社會。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7月,新修訂的《反間諜法》正式施行,這也意味著反間諜在我國的重要性被拔高,尤其是網絡已經成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我國開展網絡間諜工作的重要領域,因此提高大眾的防範意識勢在必行。

最近,國家安全部也披露了一批網絡間諜的案例,有間諜化身網貸公司經理接近沉迷賭博的退伍軍人,以此套取國家機密;還有間諜偽裝成「美女」,引誘網友拍攝重要單位的照片;還有用高薪引誘軍工企業的技術人員,在《特工任務》中也能看到不少相似的案例。

如今間諜的犯罪手法更加隱蔽、有迷惑性。《特工任務》通過劇情向大眾科普了間諜的手段,也在無形中幫助大眾提高了反間諜的意識。在藝術價值之上,《特工任務》也極具現實意義和社會責任感。

《特工任務》讓觀眾看到了隱蔽戰線的艱險,如吳熙為了調換樣本,需要在行駛的冷凍車內迅速完成任務,也讓觀眾見識到了現代科技的力量,如國安局利用天眼系統迅速鎖定目標,通過二維碼在嫌疑人手機植入病毒來監聽對方。

《特工任務》通過新穎的題材、細膩又紮實的表達,成為同類型片中亮眼的存在,也承擔起了文藝作品的社會擔當。而導演趙寶剛選擇了這個題材並進行創新,在勇氣之外更具前瞻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fc353f71cec4ad3b6f388db6b0e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