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隱性特徵導致皮膚變白

2022-05-18     夜雨風

原標題:罕見的隱性特徵導致皮膚變白

白獅子是獅子總分類的一部分,Panthera leon。他們不是白化病患者;由於罕見的情況導致色素沉著減少,它們缺乏黃褐色。由於它們雄偉的外表,它們在南部非洲被部落尊為神聖的生物,但在野外也被獵殺至滅絕。現在,全球白獅保護信託基金將它們重新引入保護區。

速覽

  • 科學名稱: Panthera leo
  • 通用名稱:白獅
  • 訂單:食肉目
  • 基本動物群:哺乳動物
  • 尺寸:男性最長 10 英尺長和 4 英尺高,女性最長 6 英尺長和 3.6 英尺
  • 體重:男性最多 530 磅,女性最多 400 磅
  • 壽命: 18年
  • 食性:小型鳥類、爬行動物、有蹄哺乳動物
  • 棲息地:大草原、林地、沙漠
  • 種群:圈養100隻,野外13隻
  • 保護狀態:脆弱
  • 有趣的事實:白獅是廷巴瓦蒂地區當地社區領導力和自豪感的象徵。

描述

白獅子有一種罕見的隱性特徵,導致它們的皮膚呈白色。與缺乏色素沉著的白化病動物不同,白獅的稀有基因產生較輕的色素沉著。白化病患者的眼睛和鼻子呈粉紅色或紅色,而白獅則有藍色或金色的眼睛,鼻子上有黑色特徵,「眼線」和耳朵後面有黑斑。雄性白獅的鬃毛和尾巴末端可能有白色、金色或淺色的毛髮。

白獅是一種被稱為白化病的遺傳病的結果,這是一種罕見的基因中的隱性突變導致獅子的皮毛從接近白色到金色的變化。

白獅的自然棲息地包括稀樹草原、林地和沙漠地區。它們原產於南部非洲的大提姆巴瓦蒂地區,目前在南非中央克魯格公園受到保護。在野外被獵殺滅絕後,2004 年重新引入了白獅。隨著蒂姆巴瓦蒂地區和周邊自然保護區禁止獵取戰利品,2006 年該地區誕生了第一隻白獅。克魯格公園首次出現2014年白獅幼崽出生。

飲食和行為

白獅是肉食動物,吃各種草食動物。他們捕獵瞪羚、斑馬、水牛、野兔、烏龜和角馬。它們有鋒利的牙齒和爪子,可以攻擊並殺死獵物。它們成群結隊地追蹤獵物,耐心等待合適的出擊時機。獅子通常通過勒死它們的獵物,狼群會在獵殺地點吃掉屍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f88be9bf6b3bea9eed02feaaeaf0b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