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白宮職員的緊張和擔憂更加顯而易見!」美國《華盛頓郵報》9日聚焦白宮內部的焦慮。一連多日,美國總統貼身隨從、副總統新聞秘書接連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包括美國疾控中心主任、「抗疫隊長」福奇與藥管局局長在內的美國抗疫「三巨頭」全部進入「自我隔離」。最新曝光的白宮內部備忘錄稱,白宮(內部)將對部分地帶進行「更高級別的每日清潔」,備忘錄鼓勵職員「最大限度以及儘可能地遠程工作」,可部分職員從主管處得到的要求是,繼續來白宮上班。《華盛頓郵報》說,矛盾的指令讓白宮職員緊張,也讓人對白宮究竟如何應對感到質疑。
《華盛頓郵報》:在出現新冠陽性病例以及官員們就如何應對發出混亂信息後,白宮助手們感到緊張
《華盛頓郵報》提到,當地時間8日,所有白宮工作人員都收到了一份來自白宮管理辦公室的備忘錄,該備忘錄鼓勵職員「最大限度以及儘可能地遠程工作」。此外,備忘錄稱,白宮將進行「更高級別的每日清潔」。CNN援引這份備忘錄內容提到,接受「更高級別每日清潔」的地帶包括白宮與艾森豪行政辦公大樓(屬白宮建築群,位於白宮西側)內的部分區域。
CNN報道:備忘錄稱白宮部分地帶將進行「更高級別清潔」
備忘錄還提醒職員,如果他們離開華盛頓地區,必須自我隔離14天,並且必須報告所有行程。備忘錄沒有建議職員佩戴口罩。
備忘錄稱,「我們每天都對與總統、副總統近距離接觸的白宮辦公廳工作人員進行病毒檢測,以保持謹慎。」「對於任何新冠病毒『推定陽性』結果的人員,白宮醫療小組會立即進行接觸者追蹤,並通知任何受影響的個人。」
《華盛頓郵報》報道還提到,7日,特朗普的助手們開始關閉橢圓形辦公室的大門,特勤局與白宮官員開始對進入橢圓形辦公室的人員進行限制。
儘管該備忘錄提到鼓勵職員「遠程工作」,但《華盛頓郵報》援引幾名官員的話稱,白宮職員們還是被他們的主管「鼓勵」去白宮上班,那些陪同特朗普及彭斯出行的白宮助理們也沒有被要求在白宮之外待14天,14天正是一旦接觸病毒需要被隔離的時間。
當地時間5月7日,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一名貼身工作人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該工作人員隸屬美國海軍,為白宮精英部隊的成員之一,日常會和特朗普及他的家人近距離接觸。當地時間5月8日,特朗普證實,副總統彭斯的新聞秘書凱蒂·米勒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米勒系特朗普高級顧問史蒂芬·米勒的妻子。
《華盛頓郵報》9日稱,據匿名知情人士透露,白宮工作人員的緊張和擔憂更加顯而易見。隨著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和藥管局局長哈恩的離開,一些官員稱,他們不知道是否應該繼續在白宮工作。一名官員還介紹,可能與米勒有過接觸的工作人員9日接到有關官員打來的電話,電話的目的是評估這些工作人員與病毒接觸的情況。而說這番話的官員也曾接到類似電話。
隨著特朗普核心圈接連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截至目前,美國抗疫「三巨頭」也接連宣布進行「自我隔離」。
9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發言人證實,該局局長史蒂芬·哈恩因曾與一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人有過接觸,他將在接下來的14天進行自我隔離。晚些時候,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言人也證實,該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因曾與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進行接觸,將進行自我隔離兩周。儘管上述兩大機構均未透露與兩名高官接觸的確診患者的名字,但美國媒體紛紛猜測,這名患者就彭斯的新聞秘書米勒。
雷德菲爾德與哈恩(右)/圖自《華盛頓郵報》
而在9日一則最新報道中,CNN又說,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白宮疫情應對特別小組成員安東尼·福奇表示,自己之前與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白宮工作人員進行了低風險接觸,因此他將開始自我隔離。
福奇/資料圖自法新社
《華盛頓郵報》稱,在特朗普政府的多個部門,高級官員針對白宮出現的感染病例則採取了不同程度的預防措施。
儘管抗疫「三巨頭」已經進入自我隔離,但另一位負責美國抗疫工作的關鍵人物——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還在考慮這樣做是否有必要。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一名女發言人表示,部長阿扎已經「多次」接受病毒檢測,最近一次是在周五(8日)。該發言人說,每次檢測結果都呈陰性,他正在聽從白宮醫療小組醫生的建議。
當被問及可能的隔離措施時,該發言人稱,作為新冠疫情應對工作組成員的阿扎在繼續諮詢他的醫生,看是否有必要這樣做。
《華盛頓郵報》稱,目前還不清楚白宮官員與新冠疫情應對工作組的其他成員是否比其他人更接近此前被感染的彭斯助手,感染病毒的風險是否更高。但在白宮出現的擔憂是顯而易見的,有人擔心,如果米勒與特朗普隨從被感染,那麼多位官員可能面臨危險。
《華盛頓郵報》介紹,在得知米勒感染的消息後,白宮的助手們開始查看座位表以及她的日程安排,想知道她都去過哪兒,他們還對任何可能在房間中與米勒比較親近的人進行詢問。一位官員介紹,「任何她逗留時間過長的地方,都會被立刻進行消毒。」
來源:環球網/ 李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eEYC3IBnkjnB-0zYYp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