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行百業「脈動」新活力 中國經濟持續暖起來、好起來

2024-11-03     千龍網

11月3日,《新聞聯播》報道了重大工程、農業、能源、海洋經濟、資本市場、醫保、廣交會、物聯網等領域的消息,多維數據釋放積極信號,千行百業涌動著發展活力,中國經濟持續穩中向好、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前景光明。

重大工程:西氣東輸四線工程加速推進

我國西氣東輸四線首段工程不久前正式投入運行。至此,西氣東輸一二三四線組成我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大動脈,有力地支撐了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保障了國家能源安全。

西氣東輸四線是繼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三線管道之後又一條由西向東的能源戰略通道,起自新疆烏恰縣,終點在寧夏中衛,年設計輸氣量達150億立方米。

西氣東輸工程途中穿越戈壁、荒漠、高原等地形地貌和多種氣候環境,施工難度世界少有。在建設過程中,工程全面實現工程技術自主化和技術裝備國產化,取得包括長輸管道關鍵設備國產化等在內的多項技術創新。

截至今年9月底,西氣東輸工程已累計輸送天然氣超9800億立方米。而在西氣東輸工程建設之初,天然氣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僅有2.4%左右;截至2023年底,天然氣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占到8.5%。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新建主幹天然氣管道2萬公里以上,帶動我國天然氣管網形成西北、西南、東北和海上「四大戰略通道+五縱五橫」的幹線管網新格局。

秋收秋種穩步推進 秋糧收購加緊進行

眼下,秋收、秋種加緊進行,同時秋糧收儲工作也有序推進,確保收好糧、管好倉。

這段時間,各地搶抓晴好天氣,加快秋收進度。黑龍江秋糧收穫進入掃尾階段,在大慶,今年新改造的5800多畝鹽鹼地實現豐收,平均畝產超過400公斤,實現了當年種植,當年產糧。吉林省秋糧收穫已過九成,全省通過收穫機具更新換代等方式,提高收割綜合機械化率,確保顆粒歸倉。

廣東1460萬畝晚稻迎來大面積收割,目前已超四成。在清遠市,今年有上千名農機手和600多台(套)農機設備投入秋收,近20萬畝晚稻實現託管,大大提高收割效率。甘肅馬鈴薯收穫全部完成,農戶們正抓緊整地覆膜,全省已完成秋季覆膜面積達280萬畝,進度約35%,為明年春耕打好基礎。

秋種工作也加緊展開。河北冬小麥播種基本完成,在邯鄲成安縣,33.3萬畝的冬小麥採用了去壟化大畦播種模式和優良密植品種,進一步提高播種質量和效率。河南麥播面積已超8300萬畝,在商丘市潘堂村,今年種上了省農科院選育的小麥新品種。

當前,全國秋糧收購陸續展開。山東準備了收購倉容248億斤,為方便農戶售糧,一些鄉鎮為農服務中心配備了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可智能化自動調節倉內溫度、濕度。在安徽池州,糧庫門前每天排起售糧車隊,糧庫使用自動扦樣機、水分快速檢測儀等一系列智能設備,提高了收儲效率。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最新發布,截至目前,全國累計收購秋糧超4000萬噸,其中,中晚稻收購超2300萬噸。據了解,今年國家繼續在稻穀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每噸2580元和2620元。目前,中儲糧在河南、江蘇共啟動最低收購價收購庫點45個,助力兜住農民「種糧賣得出」底線。

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超2億千瓦

國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2.1億千瓦,同比增長21%,占電力新增裝機的86%。其中,水電新增797萬千瓦,風電新增3912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新增1.61億千瓦。截至2024年9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7.3億千瓦,同比增長25%。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5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9%,約占全部發電量的35.5%。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將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推動海上風電集群化開發和大型水電基地建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電網建設,完善綠色能源消費機制,以更大力度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前三季度我國海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自然資源部最新發布,前三季度,我國海洋生產總值7.7萬億元,同比增長5.4%。海洋經濟呈現穩中有進態勢。前三季度,全國批准用海面積同比增長6.7%,項目涉及投資額超7400億元。「藍色糧倉」供給能力持續加強,國內海洋水產品產量同比增長超4%。

海洋傳統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前三季度,我國海船新承接訂單量同比增長51.9%,細分領域和重點船型市場優勢不斷築牢,國際市場份額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今年,我國海洋新興產業加快成長。海工裝備製造業向好態勢不斷鞏固,前三季度,我國新承接海工訂單金額大幅增長,占全球市場份額超過70%。以海洋油氣、海上風電為主的多領域海工裝備產品取得新突破。

國家外匯管理局擴大三項跨境投融資便利化試點

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決定,將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免登記試點地區由13個擴大到18個,將銀行直接辦理外債登記試點地區由12個擴大到17個,將「科匯通」試點由深圳河套地區擴大到北京、上海等16個地區。進一步提升資本項目便利化程度,改善市場預期,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前三季度醫保結算69.16億人次

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獲悉,今年前三季度醫保結算69.16億人次。基本醫保統籌基金支出1.76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完成2023年度與定點醫療機構的2.67萬億元資金清算,實現對定點醫療機構及時足額支付。

第136屆廣交會大客商數量創新高

第136屆廣交會三期進入第四天。本屆廣交會設立了頭部企業採購服務區和專屬採購洽談展位,截至11月2日,頭部跨國採購企業參會數量達308家,較上屆增長12.4%,創歷史新高。全球146家工商機構組團參會,較上屆增長18.49%,進一步拓寬了廣交會參展企業國際合作的廣度與深度。

今年我國物聯網連接數量將突破30億

11月3日發布的《世界萬物智聯數字經濟白皮書》顯示,到今年年底,我國物聯網的連接數量將突破30億,具備萬物智聯高級數字經濟條件的企業接近百萬家,建成承載物聯網的5G基站有望超過430萬個。

機動車電子行駛證將在全國推廣應用

記者從公安部了解到,在試點基礎上,機動車行駛證電子化將自11月4日開始分三批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應用,到12月2日,全國的機動車所有人都可以登錄「交管12123」App,直接申領電子行駛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e5352d9101b1e6850cea13ab27a88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