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鐵路改造工程建設啟動

2019-11-20     耶路撒冷的火車司機

11月18日,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段改造工程建設正式啟動。在總體保留既有線的基礎上,增建二線的擴能改造,形成雙線運輸。

這項改造工程由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指揮部負責建設。據了解,增建二線將打造成為一條沿江旅遊觀光線,開行鐵路公交化列車。該線路計劃2022年底建成通車,到時乘火車從江津至渝中區菜園壩約需1小時。

為何要改造?

消除病害隱患、延長使用壽命

成渝鐵路於1952年建成通車,是新中國成立後建成的第一條鐵路。

它由成都站向東,經資陽、資中、內江進入重慶永川,沿長江北岸抵達重慶站,全長504公里。

「這條鐵路為單線鐵路,已運營將近70年,目前多處出現病害。」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指揮部相關人士介紹,目前,成渝鐵路沿線基床翻漿冒泥、路堤邊坡溜坍、橋樑鋼筋露筋鏽蝕、涵洞變形錯位開裂、隧道襯砌風化開裂等工程病害較多,養護維修成本高,運輸安全壓力大。

不僅如此,隨著重慶「米」字型高鐵網的規劃建設工作推進,重慶鐵路樞紐客運功能逐步完善及貨運布局逐步外移,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段的幹線功能逐步弱化,目前在重慶站始發的列車只有10多對,在客貨運輸中的作用逐步降低。

「為了能夠延長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段的使用壽命,延續鐵路運輸功能,傳承文脈,活化利用既有資源,需要對既有鐵路實施病害整治,消除安全隱患。」重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此次改造工期為3年,投資93.8億元,以較短時間建成具有快速軌道交通功能的城市鐵路。

全線將設13個站

新建車站在站台候車,不專設候車室

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段改造工程起於渝中區重慶站,向西南經九龍坡區、大渡口區,止於江津區江津站。改建方案在總體保留既有線的基礎上,增建二線的擴能改造,形成雙線運輸,最大化保留歷史現狀,減少工程投資。

改造前,既有線長約65公里,在九龍半島段改造線路採取截彎取直入地方案;改造後,線路長60.9公里,橋隧比約17%,雙線設計時速80公里,特殊地段局部限速。

車站設立方面,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段既有車站10個,增建二線後合計設站13個:重慶站、鵝公岩、黃桷坪、義渡古鎮、茄子溪、釣魚嘴、伏牛溪、小南海、銅罐驛、西彭、黃磏、聖泉、江津站,另預留大渡口、金鰲2個車站。

為方便市民快速乘車,新建車站按站台候車方式設計,設站廳層與站台層,不設候車室等。通俗地說,就是按照現在地鐵乘車模式設計,不再單獨設計候車室。

改造工程「修舊如舊」

實現「一站一風景、站站有特色」

據介紹,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段改造後,將打造成一條旅遊線。

重慶站至江津段串聯了龍鳳寺、鐵路博物館、重慶工業博物館、義渡古鎮、釣魚嘴人文藝術半島、銅罐驛古鎮、銅罐驛天主教堂等一批景點。

「成渝鐵路濃縮了幾代川渝人的記憶,我們將按照『保護歷史、傳承歷史』理念改造。」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指揮部相關人士介紹,既有線改造工程僅對路基、橋樑、隧道的病害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整治,最大限度地保留成渝鐵路原有風貌。

為此,增建二線將打造成一條沿江旅遊觀光線,按照「一站一風景、站站有特色」建設,彰顯重慶特色,讓遊客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開行公交化列車

實現「三鐵」融合「零換乘」

根據規劃,成渝鐵路增建二線將改造為城市鐵路,開行動車組列車,運輸能力將提高3倍。

新建車站將與軌道交通、城軌快線、重慶北站、江北機場進行有效連接,打造成「三鐵」融合示範線,實現「零換乘」。

據介紹,重慶站將與在建的軌道交通18號線、規劃的軌道交通12線以及城軌快線26、27號線無縫換乘。比如,黃桷坪站、茄子溪站將與軌道交通18號線,義渡古鎮站與軌道交通12號線無縫換乘等。

「沿江設置的車站,與軌道、公交、計程車、網約車及社會車輛停車場一體化設計建設,形成無縫銜接的換乘樞紐節點。」重鐵集團相關人士表示。

為方便市民出行,改造後的客運列車,將採用站站停列車、一站直達(大站交錯停)列車、普客列車混合開行方式,實現城市組團間快速通勤需求和沿江慢速旅遊觀光功能。貨運採用直達列車、摘掛列車混合開行。

未來,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段還將與渝湘、渝漢等國家幹線鐵路和渝萬城際鐵路無縫銜接,與黃茅坪支線、機場支線貫通運營,實現鐵路、軌道交通和高鐵的無縫連接,大大緩解主城核心區域的地面交通壓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dxVim4BMH2_cNUgat-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