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車頂事件」核心成員被判道歉賠償

2023-11-22     智電汽車

原標題:特斯拉「車頂事件」核心成員被判道歉賠償

特斯拉「剎車失靈案」和上海車展車頂事件迎來重大進展,鑑定結果表明涉案車輛並不存在剎車問題,事件「二號人物」被判向特斯拉道歉賠償。但令人不解的是,賠償金額似乎與特斯拉遭受的損失很不成正比。

近日,特斯拉訴「上海車展事件」西安女車主名譽權侵權一案,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西安李女士名譽侵權責任成立,須向特斯拉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同時承擔車輛鑑定費。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法院委託司法鑑定機構對車輛進行了鑑定,鑑定結果表明涉案車輛並不存在剎車問題,符合國家相關技術標準。特斯拉在此事件中遭受的不白之冤,終於得到了昭雪。

據了解,被告西安李女士於2021年3月駕駛特斯拉發生交通事故,此後長期在社交平台散布特斯拉相關不實言論,並通過極端方式干擾特斯拉門店的正常經營。即便是當時已有視頻明顯顯示其轉向前已經剎停,但其仍以各種方式炒作「特斯拉剎車失靈」。

2021年4月19日,西安李女士夥同河南張女士,一同身著帶有「剎車失靈」字樣服裝,在上海車展特斯拉展台肆意吵鬧。當天,河南張女士因擾亂公共秩序被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行政拘留,西安李女士被處以行政警告。

所謂「剎車失靈」案件 一一被證實與特斯拉無關

自上海車展車頂事件以來,所謂特斯拉「剎車失靈」的謠言層出不窮。就在不久前,曾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特斯拉潮州事故也有了定論。

在一份特斯拉訴某自媒體名譽侵權案的判決書中提到,根據司法鑑定結果,特斯拉潮州事故原因與車輛本身無關。在判決作出前, 在該自媒體發布的介紹庭審情況的視頻中, 也提到鑑定結果顯示,特斯拉潮州事故原因與車輛本身無關。

據了解,該自媒體長期發布大量針對特斯拉的不實言論,其中一條視頻中包含對特斯拉潮州事故的主觀臆斷。對此,法院查明,案涉視頻中提到的「特斯拉剎車事件」繫於 2022年 11 月 5 日在潮州市饒平縣發生的一起交通事故(特斯拉潮州事故),鑑定機構出具的鑑定意見書中載明: 可以排除特斯拉牌小型普通客車因制動裝置、轉向裝置故障而導致事故的可能性。

最終,法院一審判決該自媒體在其抖音發布道歉聲明並置頂 30 日,向特斯拉公司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並賠償特斯拉30000元。

雖然部分無良自媒體一直以來都在極力給特斯拉扣上「剎車失靈」的帽子,但直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特斯拉的剎車系統存在問題。曾經在網絡上被熱議的特斯拉溫州事故、北京機場二高事故、四川南充特斯拉「失控」事故、浙江台州特斯拉碰撞交警事故都已真相大白,鑑定結果均顯示與車輛無關。

反觀上海車展事件「一號人物」河南張女士,至今仍拒絕對車輛進行第三方檢測,持續在網上發布針對特斯拉的不實言論。今年5月,特斯拉官方表示,河南張女士起訴特斯拉公司的名譽權糾紛案件及個人信息保護糾紛案件,一審法院經過審理,判決駁回張女士在兩個案件中的全部訴訟請求。

據了解,特斯拉訴河南張女士名譽侵權案目前正在審理中,相信如果張女士能夠配合法院開展車輛第三方檢測,真相很快就能公之於眾。

造成上億元損失只需賠償2000元 違法成本過低是否還具有警示意義?

本案對於是否「剎車失靈」的判定事實清晰,但卻有一個令人費解的地方——極低的違法成本。

儘管法院根據司法鑑定結果認定李女士構成侵權,但一審判決中法院僅判決李女士賠償特斯拉經濟損失及維權費用2000元。據第三方評估機構出具的分析報告顯示,「上海車展事件」使特斯拉遭受了超過1億元訂單直接損失、數千萬元商譽損失,此外,特斯拉在本案訴訟過程中產生了數十萬元的維權成本(資產評估費、專家意見費、律師費等)。

據了解,特斯拉方面為了推進事故車輛鑑定以自證清白,在西安李女士將車輛出售後,找到買家,將涉案車輛重新買了回來,並墊付了鑑定費用,前後花費數十萬元,才有了如今的事故真相。

相比對特斯拉造成的巨額損失,西安李女士的造謠成本顯得過於輕微。據接近特斯拉的內部人士透露,特斯拉計劃上訴。

當違法成本極低,鋌而走險可能獲得的非法收益卻極高,人們會作何選擇?這個世界上沒有「聖人」,不知道這樣的判決是否會變相助長此類非法行為的泛濫?

實際上,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企業與自媒體間的糾紛也逐漸增多,其中不乏高額賠償的判決案例。

11月6日,蔚來法務部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稱,就抖音帳號「小牛說車」侵犯蔚來名譽權一案,法院一審判決判定「小牛說車」故意歪曲、捏造事實,侵犯蔚來名譽權,要求其在抖音帳號「小牛說車」連續九十日刊登致歉聲明,同時在判決生效十日內賠償蔚來經濟損失等共計人民幣六十餘萬元。

幾天後,蔚來法務部再次發布微博,公布網絡帳號「車事紀」侵害蔚來名譽權一案二審判決結果。法院判處「車事紀」向蔚來賠禮道歉,並賠償蔚來經濟損失人民幣三十萬元。

2020年1月,長城汽車狀告汽車自媒體「大飆車」獲法院支持,法院判決素美微尚公司(大飆車的母公司)刪除網絡上一切關於長城汽車的不實內用,並且「連續十日刊登聲明,消除影響」,被告素美微尚公司需向長城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及維權費用55520元。

東風汽車更是創下史上最高自媒體侵權賠償紀錄。近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起訴自媒體「牛車實驗室」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案二審勝訴。法院最終判決「牛車實驗室」刪除相關視頻,公開道歉並置頂保留30天,同時賠償經濟損失500萬元及維權合理費用4000元。

反觀特斯拉,被人造成過億元的損失後,勝訴僅有2000元賠償,似乎著實有些太少?

今年11月,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嚴格落實外商投資法,常態化推進外資領域法治建設,根據有關工作要求,由商務部組織對含有內外資不合理差別待遇內容的規定及措施進行專項清理。相關工作明確指出,各地區、各部門及所屬單位開展全面排查,對含有內外資不合理差別待遇內容的法規文件和政策措施進行清理,及時公布清理結果,做好宣傳解讀,並將相關情況反饋商務部。

本案的判決中有關賠償金額的判項,恐怕會給公眾一個實施名譽侵權行為「違法成本極低」的錯誤信號。通過名譽權糾紛案件的判決,不僅應實現讓侵權人承擔與其行為性質和造成的損害後果相當的法律責任,還應起到警示其他民事主體不要以身試法、遏制類似違法行為發生的社會效果。只有營造一個公平、健康的營商環境,對傷害企業的違法行為予以合理的制裁,整個行業才能獲得長久的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dea07d292f1bc8a8dc0efa74664f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