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冠感染連續四周第一!專家:「二陽」不要帶病上班!

2023-05-27     昌平圈

原標題:北京新冠感染連續四周第一!專家:「二陽」不要帶病上班!

北京市衛健委日前發布今年第20周(2023年5月15日至2023年5月21日)疫情周報。第20周全市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4種25544例,死亡1例。

報告病例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其它感染性腹瀉病、流行性感冒、肺結核和病毒性肝炎,共占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數的98.9%。本周本市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數較上周有所上升,呼吸道傳染病為主要報告病種,占報告數的96.5%。

統計發現,北京新冠的報告發病數已連續四周列於榜首。第17至20周全市報告法定傳染病依次為6438例、10508例、18081例、25544例,第20周的報告發病數是第17周的近4倍。

市衛健委提醒市民:堅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一是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或者進入環境密閉、人員密集場所時 建議佩戴口罩。

二是接觸快遞、電梯按鈕、門把手等公共設施等情況下, 均應及時洗手或手消毒。

三是在日常生活中,打噴嚏或咳嗽時,可以 用紙巾遮掩口鼻。

四是 擇時開窗通風,每日開窗通風2至3次,每次20至30分鐘。

五是注意密切關注自身及家人的身體狀況, 不要帶病上班、上學。

關於「二陽」,這些你需要知道

近期,很多人出現了咽喉疼痛的症狀,擔心自己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認為,咽喉疼痛有多種原因,需摸清病因客觀對待。

當前流行的XBB系變異株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的重組變異株。研究數據顯示,與早期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相比,其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都要強,但致病力沒有明顯變化。

01

嗓子痛就是「二陽」嗎?

「咽喉痛原因有很多,新冠和流感都可以,很多細菌感染也可以,要區別對待。如果是新冠就按新冠治療,如果細菌感染,必要時可用抗生素。」王貴強說。

王貴強表示,咽喉痛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普遍表現。因為上呼吸道咽喉是個門戶, 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或其它細菌感染都會出現咽喉腫痛,並非新冠特有。可能每個人的反應不一樣,有的人敏感性比較高,大家要客觀對待,不一定都是新冠。

02

「二陽」的症狀如何

「二陽」的症狀偏輕,從中醫角度看屬風熱感冒,呈現風熱感冒的特徵。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分析,現在天氣逐漸炎熱,風熱導致的疾病就會增加。二次感染後出現風熱感冒症狀,如嗓子疼、輕度咳嗽、低燒等,使用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藥物非常有效,如清熱、疏風解表、利咽喉類藥物。低熱者用了這些藥物,全身症狀就會逐漸消失。

王貴強表示,去年底大量人群感染後,目前還存在有效保護,所以即使再次感染,總體看症狀普遍偏輕。 從病程上看也要短,發熱要比初次感染輕一些。

03

不想「二陽」應該怎麼做?

避免去人多聚集場所,平時注意手衛生,去人多封閉環境要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沒有接種疫苗的高風險人群,建議接種疫苗,預防重症發生。

「要保持健康飲食,最好是清淡飲食。」劉清泉說,從中醫角度看,風熱引起的感冒最容易侵犯有熱邪內積的人群。常吃重油重辣重鹽類食物,會很快出現體內積熱,易出現感冒或感染新冠病毒。因此飲食要清淡,保持胃腸清利,防止胃腸有積熱,再次感染幾率就會下降。

04

老人如何避免「二陽」?

接種疫苗:繼續倡導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提高全程接種和加強針的接種率。

減少外出:儘量減少外出,尤其是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封閉場所。如果需要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注意手衛生,避免直接接觸外部環境物體,勤洗手。

慢病管理:要把基礎疾病管理好,規律用藥,不要因害怕去醫院而停藥,可讓家人取藥。

規律作息:保持心情放鬆,保證睡眠,飲食規律,多喝水,儘可能避免吸煙飲酒。

05

孩子如何避免「二陽」?

少吃快餐,少喝碳酸飲料。兒童青少年都是陽熱性體質,經常吃快餐、喝碳酸飲料,體內會產生積熱,感染新冠病毒的幾率就會大增。

孩子感染後往外傳播的幾率加大,因為孩子在學校學習和活動時,接觸的人較多,更容易傳染。要保持作息規律,早睡覺,飲食清淡。

06

該準備什麼藥品應對「二陽」

王貴強表示, 應對二陽,除了解熱鎮痛藥,重症高風險人群建議抗病毒治療。普通人群也可考慮在早期使用抗病毒治療藥物,減輕症狀、縮短病程。

專家:「二陽」患者不要帶病上班

近期「二陽」病例增多,多位專家表示, 「二陽」患者應該居家隔離,不要帶病上班,不僅不利於感染者恢復,還會增加病毒傳播的風險。

一位傳染病流行病專家指出,奧密克戎變異株在人群中依處於散發流行狀態,傳染源依然存在。 一旦感染,居家休息非常必要,也可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北京一家三甲醫院感染學專家也表示, 感染者帶病上班不可取,不僅不利於感染者恢復,還會造成病毒傳播,尤其是重點機構(如醫院,養老院、護理院等)的工作人員, 帶病上班會增加高危人群感染風險,更不可取。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趙衛指出,對於感染者來說, 應該暫時不要去學校、地鐵等公共場所,如果必須去,建議一定全程戴口罩。

對於年齡較大或有基礎疾病的,一旦症狀加重,需要去醫院就診。

在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創始院長、公共衛生學教授譚曉東看來,新冠是呼吸道傳染病,從傳染病防控角度來說, 用人單位應該提倡新冠感染員工自我隔離,減少病毒傳播,新冠感染的密切接觸者,建議減少到人群密集的辦公區活動。

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盧洪洲建議,現階段依然建議陽性感染者自行居家隔離,一旦確診感染儘早進行抗病毒治療,不具備傳染性再外出上班或進行相關活動。

對於「二陽」病例增加,上述業內人士建議,不要過度恐慌,也不能過度無視,鼓勵有重症高風險因素的人群按時加強疫苗接種,醫療機構加強藥物儲備。

近期熱門視頻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昌平圈視頻號,歡迎關注~

長按下方二維碼

安裝「北京昌平」掌上服務APP輕鬆暢享一站式本地服務

內容來源:北京通州發布

小圈圈微信號: CPQXQQ

公眾號名稱: 昌平圈

京北最大生活圈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d2e9fda02beb8d6f7328397d93834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