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強又怎樣呢?這個世界並不會因為自己要強而公道一些,憑著什麼把他的車白白搶去呢?」
這段話出自老舍的《駱駝祥子》,而說出這句話的人,正是文中的主人公——祥子!
前幾天啊,有一篇祥子再也不肯拉車的文章霸占了朋友圈,當然,表面上是講駱駝祥子拉車的事,其實啊,是在講樓市斷供的事。
為此,特意搜索了一下,想再重溫一遍《駱駝祥子》,可這一搜,就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像魯迅所寫的《祝福》一樣,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祥林嫂也好,祥子也罷,竟然成了一個「負能量傳播者」,成了人們口中的討厭鬼。
那麼,祥子究竟做了什麼,為什麼現在的人不僅不同情他,反而在挖苦他呢?
楊角風談晚清民國人物第128期:駱駝祥子:這麼多年過去,你們不同情我也就罷了,幹嘛還挖苦我?
一、
《駱駝祥子》是老舍所著的名篇,也是其代表作之一,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亂時期,一名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
祥子並不是城裡人,他來自鄉下農村,因為父母雙亡,又失去了土地,所以只能到城裡謀生活。可是他一沒文化,二沒錢,三沒人脈,他能依靠的只能是自己,只能是父母留給自己的這個身子。
其實,民國時期的北京城,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到處也都能看到類似祥子一樣的人:
他們中有文化的,趕上了好時期,可以在大學或報社謀個差事,能直接躋身到上層社會;沒文化,但是有錢有關係的人呢,可以開間鋪子,做點小生意,也能過上中層社會的生活;可是,如果你既沒文化,也沒有關係和金錢的話,那只能賣賣苦力,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爭取早日脫離底層,躋身到中層。
祥子就屬於第三類人,就像周星馳在《少林足球》中指著鹹魚問大師兄一樣:
「做人如果沒有理想,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祥子不想做鹹魚,所以他也懷有理想,其理想就是,評價自己的努力,爭取能擁有一輛自己的人力車。這樣的話,想什麼時候出車就什麼時候出車,再也不用看拴車人的臉色,只要一睜眼就能賺錢。
因為懷揣著夢想,祥子干起活來格外給力,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滿身都是使不完的力氣,終於花了三年時間,攢下了一輛全新的人力車。
二、
說白了,祥子所乾的人力車夫這活就是吃青春飯的,像極了我們現在的工作環境。
一開始的祥子,只有二十來歲,年輕力壯,這一類人是人力車夫中的上層車夫:
「年輕力壯,腿腳靈利的,講究賃漂亮的車,拉『整天兒』。」
這類人出車和收車都比較自由,處事也比較洒脫,專門喜歡等坐專車的主,這種來錢快,來錢多,賃的車或買的車一般都漂亮。
等到歲數再大一點呢,有了家庭的牽絆,有了身體狀況的變差,就拉不起新車了。也做不到一待就是一整天,這類人拉八成新的車,在要價的時候呢,也能保持住基本的尊嚴。
可是,等到四十歲以後,他們可就慘咯,早出晚歸,拉破車,多跑路,少要錢:
「他們的車破,跑得慢,所以得多走路,少要錢。」
在人力車夫這個行業,其實也有鄙視鏈的,最高層的是拉東交民巷外國人的車夫,他們一般會說幾句外國話。而且,他們的車,還有他們的打扮也與其他人不同,人家遠遠地一看就知道這是專門拉洋買賣的。
祥子說不了外國話,所以他的職業目標就是能當上高等車夫,有自己的車,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在年輕的時候,沒能躋身到上等車夫行列,一旦過了歲數,這輩子也就沒有希望了。這也像極了我們的職場,一旦過了35歲,還沒能提上去,這輩子基本就沒戲了。
三、
祥子很厲害,他只用了三年時間,就擁有了自己的一輛車,那一年他才22歲: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單,拉起車,幾乎要哭出來。」
相對於更多的人力車夫來講,祥子絕對是勵志者,要知道很多人力車夫,拉一輩子車都不可能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但祥子做到了。
有了屬於自己的車,就不用再付租金,以前拉三年才能掙一輛車,現在只要祥子再拉兩年,甚至一年半,就能買第二輛車了。再過兩年,就是第三輛車,祥子都能想像到自己開車廠的場景了,躋身中層社會,指日可待。
可是,沒想到,從此以後,他的厄運就來了:
先是他拉著這輛新車去做生意的時候,被軍閥給搶了,不僅車沒了,人也被拉了壯丁;後來好不容易逃了出來,又重新開始拉車,好不容易攢了點錢,又被反動的偵探給敲詐走了;再後來勉為其難娶了虎妞,在她的贊助下買了第二輛車,沒等賺到錢,虎妞難產,他又將車賣掉了……
從此以後,祥子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再也沒有精神頭了,拉車也不專心了,還學會了吃喝嫖賭,由此墮落成了「城市垃圾」,靠在紅白喜事上給人做雜工生活。
造成祥子悲慘結局的原因,一方面確實是舊社會的弊病釀成的,另一方面也跟他個人的經歷和選擇有關。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覺得,祥子的悲劇怨不得別人,要怪只能怪自己!
四、
下面我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祥子的悲劇,究竟是誰造成的,他為什麼就是買不到屬於自己的那輛車?
很多人可能有疑惑,難道是因為祥子的腰累彎了,凹下去了,跟駱駝似的。亦或者,他就像一隻駱駝一樣,任勞任怨,一路向前,所以才叫駱駝祥子?
並不是!
他之所以外號叫駱駝是因為他被抓壯丁後,某一天當兵的都跑了,留下了三頭駱駝。他拉著這三隻駱駝,將它們賣給了一個鄉下財主,後來事情傳開了,他的外號就叫駱駝了。
當然,這幾頭駱駝也不是無緣無故冒出來的,作者對北京城還是相當了解的。那時候的北京城西有個地方叫門頭溝,那裡蘊含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城裡人用煤炭,也都是從那裡運過來的。
用騾馬或驢當然也能運煤,但是效率上沒有駱駝高,由此可見,這三頭駱駝也是當兵的從人家運煤的團隊中搶來的。
當時祥子被搶了之後,第一次流下了眼淚,為自己,更為自己的那輛車:
「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
是啊,要不是這些兵,要不是那個壞偵探,要不是虎妞,要不是這個混亂的朝局,或許祥子的結局不會這麼慘:
「雨下給富人,也下給窮人,下給義人,也下給不義的人;其實,雨並不公道,因為下落在一個沒有公道的世界上。」
五、
有人說,祥子的悲劇其實換到當今時代,也是會重蹈覆轍的,因為他的墮落更源自於他內心的「懦弱」。
祥子第一次丟車,是因為碰到了大兵搶劫,可以歸咎於時代的錯,但事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因為這一次悲劇其實是可以避免的,當時那麼多有經驗的車夫寧可少掙錢也不願意到城外拉車,因為他們知道,一切都在發生著變化,因為要打仗了:
「街上鋪戶已都上了門,而馬路上站滿了武裝警察與保安隊……」
就在這時候,有一位客人去清華大學,出價是兩塊錢,這個價格已經是以往價格的十倍了,祥子心動了。
於是他不顧其他人的警告,城外正在抓車,還是冒著風險出發了,因為他根本就看不到風險,只看到了短時的利益:
「謠言,他不信……他究竟是鄉下人,不像城裡人那樣聽見風便是雨。」
因為他只關心自己的車,在他眼裡,他的車能生產烙餅與一切吃食,就算糧食越來越貴,他也會抱怨,但誰有法子教它賤呢?
祥子其實很精明,也很會算計,他知道拉什麼樣的車,在哪裡拉車,怎麼談價,能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也是他能三年就買車的原因所在。
因為這時候要打仗,生活成本增加,不出車就活不下去。另一方面,其他車夫都停工了,也就意味著他更能拉出好價格,利益使然。
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他獲取信息的渠道太少,見識不多,導致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六、
不過,駱駝祥子的第一次挫折,也不全是壞事,至少他得到了三頭駱駝,可是接下來的操作也讓人費解。
因為祥子轉手就將三頭駱駝賤價處理了,只賣了35塊錢。後來從劉四爺的嘴中我們能得知,這三頭駱駝要是拉到城裡,至少能多賣一倍的價格,這個價格幾乎都能再買一輛人力車了。
這時候的祥子還有很多機會東山再起,比如聽劉四爺的,借點錢再買一輛。或者是聽從高媽的建議,將手裡的這三十多塊錢放出去,吃點利息。
但是祥子都拒絕了,一方面他覺得借錢買車得付人家利息,不能白白給人家打工。另一方面,他也怕風險,總覺得錢只有捏在自己手裡,才安全。
如果說祥子第一次倒霉是因為太過冒險的話,那麼第二次倒霉,恰恰是因為他過於保守,才給了那個偵探有機可乘,最終錢財被敲詐光了。
其實到此為止,他還是有機會翻身的,那就是從了一直在幫他的虎妞!
按照虎妞給他的職業規劃,只要討好了劉四爺,娶了她,以後必然會接下人力車廠子,這是一本萬利的事。
可惜,祥子瞧不上虎妞,也瞧不上劉四爺,他還是相信自己的力氣,他看不出這條職業規劃有多好,能有自己拉車靠譜嗎?
祥子就是認死理,一根筋,不懂變通,也不懂人脈和錢生錢的道理,只會一味地賣苦力,這也導致機遇擺在自己面前時,也無法把握。
七、
當然這些都不是致命的,最致命的一擊就在於祥子的沒有擔當,以及缺乏對幸福生活的把握!
後來虎妞因為執意要嫁他,跟老爹都鬧掰了,最終劉四爺車廠也不幹了。虎妞硬是嫁了過來,祥子如果不想娶,完全可以拒絕,但是他沒有什麼表示,等於是默許了。
其實婚後的生活也算可以的,小康達不到,但溫飽是不成問題的。祥子一邊享受著虎妞帶給他的車和家,一邊出門就罵娘,仿佛這一切的不幸都是虎妞帶給他的。
後來虎妞的難產,徹底暴露了祥子自身的弱點,沒擔當!
先是接生婆說得請個神婆陳二奶奶,但是得花5塊錢,虎妞哆嗦著掏出了錢,讓他去請。後來神婆請來了,但是孩子還是生不下來,按理說這時候就該馬上送醫院了才對。可惜祥子覺得都花錢請神婆了,難道錢白花了嗎?
再後來還是小福子過來,說去醫院要花幾十塊錢,祥子最終沒有動,虎妞和孩子也就死了。
人活著的時候捨不得花錢,等人死了,他倒是想起來賣掉車大辦特辦喪事了,愚昧啊!
虎妞死了後,祥子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至少人家小福子是願意嫁他的。小福子人長得美,雖然被賣了,但祥子還是很喜歡她的。
但是因為他缺乏擔當,一想到小福子的兩個弟弟和酒鬼老爹,他就退縮了,這一退縮,就是永別。
等到他再想找小福子時,她已經不在人世了:
「什麼也沒有了,連小福子也入了土!他是要強的,小福子是要強的,他只剩下些沒有作用的淚,她已作了弔死鬼!一領席,埋在亂死崗子,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場頭!」
八、
祥子的經歷,特別像我們現在進城打工的人,所以說文學是沒有時空限制的。
作為普通人進城,沒有高學歷,沒有金錢,家世也不行,有的只剩滿身的力氣,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城裡紮下根,買輛車,買套房,娶個媳婦。
按照計劃,一開始先送外賣,只需要租輛電瓶車就能跑,跑時間長了就能擁有自己的電瓶車。再攢攢錢,可以買輛貨車,可以拉貨了,要是人長得好,車技好,甚至可以開大型電商平台的專車,專門運快遞。
終於攢了幾年的錢,買了一輛車,結果因為一老太太亂穿馬路,一個急剎車,車撞路牙子上,報廢了。
幸虧買了保險,雖然不能賠一輛全新的車,但總歸沒有血本無歸。後來不放棄希望,再次努力攢錢,還將錢存進了當地鄉鎮的銀行,指望能多生點利息,早日再買一輛車……
再後來,有個城裡姑娘相中了小伙子,還從自己家裡拿錢給他去買房,結果爛尾了。
總之,折騰來,折騰去,到最後,雖然還在跑著貨車,但是眼睛裡已經沒有「希望」這道光了。因為他心裡明白,在城裡,就算他打一輩子的工,送一輩子外賣,跑一輩子貨車,還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的。
有人說,這也怪不到社會,都是自己選擇的問題,誰讓你開車不看路,為了多省一點油錢,穿近路的?誰讓你貪圖人家銀行的利息,將錢存進去的?誰讓你看期房便宜,買爛尾樓的?
那麼,造成這一切的根源是什麼呢?
九、
在《我不是藥神》中有一句這樣的台詞: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
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疑惑,為什麼某多多平台那麼多廉價的物品,還能從各大平台的圍剿中,脫穎而出呢?
就是因為,我們還有很多很多的窮人,他們平時很忙。就像祥子拉車一樣,不去關心國家大事,也很少在網上發言,參與討論。祥子才誤判了形勢,著了亂兵的道兒,同樣,很多人下達一個決策時,並沒辦法深入去思考,他們能考慮的,就是價格便宜。
祥子其實跟我們很多人一樣,因為窮怕了,導致一系列的決策失誤:
因為窮,祥子的眼光就只能盯著每天賺的錢,而這一趟出城能多賺十倍的錢,從而忽略了這件事的高風險。
因為窮,導致他的抗風險能力弱,別人幾天不出攤,都不影響生活。但是祥子如果幾天沒有收入,那他就要喝西北風了,現實逼著他出門。
因為窮,他可以選擇的餘地太小,別人十輛車,就算是丟了幾輛,也不會太過影響生活。但是祥子就一輛車,丟了這輛車,等於要了他的命。就像賭徒一樣,別人可以連續輸多把,還有撈本的本錢。而祥子每次下賭注,都是壓上了全部身家,不敢輸。
就像開頭講的那樣,要強又能怎樣,這個世界又不會因為你要強而公道一些?
「即使馬上再弄來一輛,焉知不再遇上那樣的事呢?」
其實人是一個很聰明的動物,尤其是上層的人們,他們當然希望下面的人努力奮鬥,爭奪那為數不多的上升空間。只有這些人都動起來,才能源源不斷提供社會發展的動力,才能讓他們活的舒服一些。
如果你成功了,那就需要大寫特寫,號召人們都向這個人學習,他通過自己的努力逆天改命,實現了人生的逆襲。要是你失敗了,那麼,不用別人講,你自己都得出結論了,就是這麼個勞累命,改不了了。
當失敗的很多,成功的卻很少!
祥子竟然相信,只要自己好好拉車,就能像劉四爺一樣,擁有自己的車廠。就像很多外賣員,以為好好送外賣,就能擁有一家外賣公司一樣。
所以後來,祥子就躺平了,不拉車了,從這一點上看,人家祥子比我們看得透,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嘲笑他呢?
「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這條狗一樣,一天的動作只為撿些白薯皮和須子吃。將就著活下去是一切,什麼也無須乎想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晚清民國人物,楊角風談晚清民國人物系列文章繼續更新中,喜歡就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