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十四部作品部部經典,就連短篇的《越女劍》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不過好的作品往往要經歷反覆打磨,即便是金老也無法做到「一步登天」,正所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金老的各部作品也先後經歷了兩次改動,從最開始的連載版,到後來的三聯版,再至最新的新世紀修訂版,雖說各部書中的主線情節基本不變,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劇情上卻是有不少改動,以《天龍八部》為例,主要的修改就是在王語嫣這一角色的結局上,舊版的她是和段譽去了大理,而新版的她卻是要去尋找長春不老泉,接著便回到了慕容復身邊,對於各版本結局,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就不討論好與壞了。
然而即便是多次改動的情況下,金老的作品中依舊還是出現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漏洞,也只有資深金迷才有興趣鑽研這個,所以淺讀的朋友不一定會注意到它們的存在,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天龍八部》一書來看,蕭峰認為段正淳是帶頭大哥這事就屬於劇情硬傷,一是年齡對不上,二是武功對不上,可是若無這段劇情,蕭峰又不至於殺死阿朱了,繼而產生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所以這個坑的確是沒法填,也就將錯就錯了,不過本文要聊的可不是蕭峰這事,而是另一位大俠的故事。
那人即是《射鵰英雄傳》的主角郭靖,郭靖的故事貫穿了「射鵰三部曲」,雖然在《神鵰俠侶》中他的戲份有所弱化,甚至到了《倚天屠龍記》中他是個已死之人,但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關鍵信息依舊是與他有關,沒錯,筆者指的即是那倚天劍和屠龍刀。
倚天劍和屠龍刀可以說是整部《倚天屠龍記》中的核心矛盾點,整本書的劇情也是圍繞著這對刀劍而展開,在此前筆者曾說過郭靖夫婦放出「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二十四字傳言本就是不合理的行為,畢竟江湖中人是因此互相廝殺,也就是說放出這二十四字傳言的後果絕不在郭靖夫婦的預料之中,也就讓整體劇情顯得極為不合理了,不過本文聊的也不是件事,而是關於刀劍的另一大漏洞。
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即是《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這些藏在刀劍中的秘籍是怎麼放進去的,這根本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作為資深金迷一定會說這壓根就不是個問題,因為在新修版中金庸已經改寫了這段劇情,新修版中的倚天劍和屠龍刀中並沒有藏匿這兩本秘籍,而是藏著兩塊玄鐵片,再由玄鐵片上所記載的地點去找到《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即可,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處理方式,但仔細讀原著你便會發現這次改動又引出了新的問題。
新修版的《倚天屠龍記》在解釋刀劍之謎時有這麼一段描述:「郭大俠夫婦將這兵法秘笈藏在一個絕頂機密的所在,另在兩塊玄鐵鐵片之上,刻上了這所在的地圖,並註明進入的方法,將鐵片藏入了倚天劍和屠龍刀之中。要得這兵法秘笈,須得先尋到鐵片,而如何剖刀劍取得鐵片,卻要刀劍互用,缺一不可。」這是針對「秘籍放進刀劍」這一漏洞的改動,這裡並無問題。
而接下來的一段卻是產生了新的漏洞,原著道:「只聽師父又道:「郭大俠夫婦鑄成一刀一劍之後,將寶刀授給兒子郭公破虜,寶劍傳給本派郭祖師。郭祖師另有個姐姐,叫做郭芙,但她生性魯莽暴躁,因此郭大俠夫婦沒將刀劍傳給她。為什麼不直截了當將地圖告知兒子、女兒,卻要兜這個大圈子呢?只因郭大俠夫婦料知兵書和武功秘笈如出世早了,未到逐走蒙古人的時機,落入了奸惡之人手中,不免遺禍無窮,將來未必能留作正用。」這段描述就有問題了,郭靖黃蓉才將刀劍分別給到郭破虜和郭襄時是壓根就沒有交待刀劍之中所藏的秘密的,也一點通過原文的最後兩句也能看出,因為這個秘密一旦爆出,難免郭襄和郭破虜會提前取出刀劍所藏之秘,所以郭襄和郭破虜壓根就不知情。
那麼問題就來了,郭襄和郭破虜根本就不知道刀劍之謎,怎麼後來的劇情又成了郭襄知道秘密,繼而說給風陵師太,再到滅絕師太這一代呢?顯然這又是不合理的地方,這個「刀劍所藏之物信息的傳遞」其實就是《倚天屠龍記》的核心線索,這裡出了問題,整本書的劇情也就都亂了。
換言之,金老根本沒徹底填好這個漏洞,不過這也是很好理解的,畢竟有句話叫「一個謊言需要一千個謊言來維護」,文學作品中有點紕漏也實屬正常,在金庸宏大的武俠世界架構中,這點漏洞也是瑕不掩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