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搭載1738個貨櫃商品的「獅城」輪從中國廈門海天碼頭駛出開往南非德班。自2014年開通以來,這條直航航線累計開行458航次,進出口貨值達292億元人民幣,至少可節約7天運輸時間,成為金磚國家之間務實合作的一個縮影。
在金磚合作機制18年的發展歷程中,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10月22日至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將在俄羅斯喀山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這是金磚國家實現歷史性擴員後的首次峰會,也是「大金磚合作」的新開局。屆時,3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將共商合作發展大計。
「『金磚』不斷壯大有助糾正世界失衡」「金磚國家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國際關係的新時代正在到來」……國際輿論作出這樣的評價。與此同時,泰國、古巴、敘利亞、白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表達了加入「金磚」的願望。在當下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中,「金磚」為何越來越受歡迎?「大金磚」如何有大作為?
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所長基里爾·巴巴耶夫告訴《國際銳評》,金磚合作機制原本作為成員國之間的協調工具而誕生,如今已經成為人類未來新願景的象徵,代表了人們對全球經濟公平發展的希望,「而中國正是促進各方加強合作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巴巴耶夫的評價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當前,世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方面,全球化遭遇逆流,個別大國出於地緣政治目的,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圍堵打壓,製造陣營對抗。另一方面,「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在這一背景下,金磚合作機製作為「全球南方」共商合作、共謀發展的重要平台,更顯時代價值;它所奉行的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成為南南合作一面旗幟,更具感召力。
與此同時,這一合作機制順應了廣大發展中國家實現共同發展的訴求。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全球發展失衡滯後,發展赤字不斷上升。金磚國家始終堅持多邊貿易體制,有力維護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促進了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2024年1月,在沙特、埃及、阿聯、伊朗、衣索比亞正式加入後,「大金磚」成員國人口占全球人口近一半,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50%,經濟總量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已經超過七國集團,有能力為推動世界經濟復甦貢獻更多力量。
不僅如此,金磚合作機制還為各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了平台和機遇。義大利國際問題專家瓦洛里指出,在冷戰思維和單邊主義抬頭的背景下,金磚國家始終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致力於以政治手段解決國際和地區問題,契合了世界和平發展的潮流。未來,隨著越來越多國家申請加入,「大金磚」在國際事務中積極、穩定、向善的作用將更加突出,世界捍衛多極化和多邊主義的力量將不斷壯大。
作為創始成員國,中國一直是金磚合作機制的堅定支持者和參與者,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從提出「金磚精神」,到發起新開發銀行,再到提出「金磚+」模式,中國始終為金磚機制的「金」字招牌添磚加瓦。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評價道,中國在凝聚金磚國家共識、促進各國協調合作、推進共同議程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埃及經濟學家艾哈邁德·穆斯塔法認為,本次峰會預計將強調新興經濟體在塑造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方面的關鍵作用,特別是中國的重要作用,「這將為未來金磚國家的會晤樹立先例」。
不久前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傳遞了與各國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明確信息。可以期待,在中方與其他「金磚」成員努力下,這次峰會將為動盪不安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進一步推動「全球南方」聯合自強。「大金磚合作」前景可期!(國際銳評評論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c72e443dacd0808531aff03a9c59b49.html